挑选电脑配件时,各硬件的侧重点是什么


虽然DIY攒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国内品牌机高昂的价格和与其不匹配的硬件质量,造就了电脑配件DIY市场的繁荣。所以大部分人都是硬着头皮上,可以这样说,每一个玩DIY配件的人,都经过奸商的洗礼。

挑选硬件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没一种配件品牌众多,型号众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价格相差都是比较大的,相同规格的相同配件,品牌、质量的不同,价格相差是比较大的,有些甚至相差一倍,可以一个买俩。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配置一台性价比较高的电脑。而自己DIY组装成功的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要追求一定的性价比,挑选电脑配件,都必须要有侧重点。土豪全选最好的,最后的价格也豪气的让人咋舌;如果全部选择最丐的,最后的配置质量肯定令人堪忧,关键的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各种问题,而这一点不管是小白还是大神,都会觉得头疼。


下面就个人十多年对硬件选取的经验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有助决断。

组装电脑的第一准则就是稳定,稳定不仅仅指的是电脑配件的品质,也需要电脑配件成熟的技术。往往配件的新一代的产品,性能较之间肯定是一个飞跃,但往往因为是第一代产品,性能不太成熟,需要市场用时间去验证,而那些喜欢尝鲜的玩家不仅是新产品有力的购买人群,更是提供实验数据最佳的小白鼠。所以自己所配电脑想稳定性高,还是等小白鼠实验完成之后再选择比较稳妥。

CPU:稳定。

CPU是电脑运行的核心配件,其设计制造都是由国际顶级半导体公司完成,属于顶尖科技,假货是不存在的,所以选择的时候只要经过市场认证,属于稳定产品即可。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和价格来考虑选择什么档次的产品,不要超频!

主板:芯片、稳定、品牌。

主板是承载各个配件协调运行的总载体,也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大件之一。在挑选主板时,首先看芯片,决定主板的数据处理能力,建议选择中端芯片。稳定看用料,主要看供电和散热,能带来稳定的运行条件,大品牌对质量更有保障。

散热:风冷看铜管数和鳍片大小、水冷主要看冷排风扇。

现在散热一般都是采用静音风扇,所以只要铜管数够导热一般没问题,鳍片大小够,散热一般都可以。

内存:CL。

内存颗粒制造商就那么几家,所以选来选去还都是那些东西,而且内存现在都是终身固保,所以选内存只要CL值能达到市场水平即可,CL值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对其兼容性进行了挑选。

硬盘:固态看接口、质保,机械看牒片和转速。

固态硬盘现在品牌众多,随着TLC的崛起,个人对固态的稳定性还是持保守态度。接口协议是M.2 NVMe的速度慢不到哪去,实际使用的时候难有差别。所以只要有保就行。不过现在固态一般都质保5年,基本上可以用到换机。

机械硬盘单碟优于多碟,转速一般都是7400转,5400转一般是笔记本硬盘,速度较慢。

显卡:芯片、散热

显卡芯片决定性能,散热有利于稳定。至于耗电量基本可以不用考虑,一般来说一台电脑一天用电量大概在2°左右,而显卡的这种所谓的功耗差基本上对用电量来说可以无视了,功耗就是对产热有影响。至于费电,电老虎只是戏称用来打压其他产品的托词。

电源:额定功率、供电模式、品牌、质量

额定功率决定电源的供电大小,电源供电模式直接决定其稳定性,DC-DC肯定是目前最佳的,品牌和质量都是电源寿命的有力保障,至于80P认证,和电源质量没任何关系,当然有最好,不用刻意追求。

在我看来,需要考虑品牌的只有电源和主板,这两者都是直接决定电脑稳定的配件,至于性能,一般都是厂家抢占市场份额的重点,都注入其大量心血,只要市场反馈不是太差一般都没太大问题。特别提醒,固态硬盘和电源一般质保时间都比较长,选购的时候尽量在正规渠道购买,索取发票以便售后。

喜欢的收藏加关注,有什么感兴趣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有言必复,三言两语说不清的我会发图文。谢谢支持。

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