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学习只能暂时领跑?“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最近北京一家培训机构的宣传标语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宣传内容是这样的:“孩子四岁,词汇量只有1500个,是不是不太够?”“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区肯定不够。”简单的一则宣传文案,就道出了学前父母的全部焦虑,看看自己家孩子的英文只能从A读到Z,朋友家孩子都能参加少儿口语大赛了,做父母的怎么能不急躁?自己家娃能从1数到100了,刚准备骄傲一下,一打听,邻居家的孩子早就能熟练运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了。正是稳稳地抓住父母的焦虑痛点,上小学前的各种“弯道超车培训班”生意一度火到爆棚。

女儿包包所在的幼儿园往年课程一直比较丰富,足球,小提琴,英文,算数,轮滑每周都有,今年九月份女儿就升入大班了,我发现幼儿园课程设置悄悄发生了变化,英文和算数的比重比前两年明显增多了不少。

微博上网友一直在为“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有没有必要”争论不休,有的网友说:“不应该提前学习,就算提前学了也就是暂时领跑,等到后期后劲不足,最后反而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还有的网友提出:“如果不学,开学就被别的同学落下了,一个班里九成的孩子幼儿园都学了,剩下没学的也都上了幼小衔接,我孩子要是不学,老师可没耐心等我们。”

超前学习只能暂时领跑?“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网友们一直在为要不要超前学习而纠结,其实比“超前学习”更重要的是“超前学习思维”,“超前学习”可能带来暂时的领跑,但“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超前学习”与“超前学习思维”真的不是一回事

著名特级教师谭轶斌曾说过:“在幼儿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情感而非智力培育。提早学习知识,只会带来习得性愚蠢,让孩子逐渐产生无力感。真正能体现早期教育价值的,一定是习惯,态度和品性。”

何为“超前学习”呢?教育部办公厅曾在2018年发布了“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的通知,通知里明确要求了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程。内容包括:第一,对于提前教授拼音,识字,计算和英语课程内容的要坚决制止;第二,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儿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像通知里提到的那样,真正的超前学习其实就是把幼儿园最后一年当成小学进行培养,

侧重点主要在于堆积知识英文,算数,拼音都按照小学的教授方式来进行,孩子在本不适合的年龄段,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

何为“超前学习思维”?跟“ 超前学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培养的侧重点不同,“超前学习思维”侧重点主要在于思维而不是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在与小朋友的相处中,锻炼敏捷而又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储备习惯和感官体验,完成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超前学习只能暂时领跑?“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超前学习”里父母不知道的那些坑

首先,超前学习忽视了作为孩子本来就该做的那些事儿。

美国《华盛顿时报》的教育评论家瓦莱利 施特劳斯提出:传统上称7岁前为学前教育的黄金时期,但这个年龄应该让孩子完善全身感官体验,做孩子原本就应该做的事儿。瓦莱利施特劳斯在教育大女儿时也有担心女儿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跟周围的美国母亲一样给孩子报了学前班,学的内容就是孩子最不愿意学的算数,阅读和写作。

直到有一天老师跟她提出了一个建议说:“你的女儿成绩很棒,不必太担心,可你应该注意一下她的社交和情绪控制,这是远比成绩更严肃的问题。”美国孩子的压力绝没有咱们想象的那样轻松,未来读大学的选择的确不少,但是能进名校的孩子没有例外都是最优秀的高中里最优秀的孩子。

超前学习只能暂时领跑?“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妈妈们马不停蹄地把孩子送到学前培训班,对于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应该做的事儿却抛诸脑后,比如户外活动和跟小朋友的玩耍经验。父母只顾着让孩子“超前学习”,却忽视了“超前学习思维”的培养,瓦莱利施特劳斯女儿的情况是可预见的,暂时领先的学习成绩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在孩子们充分的户外活动和玩耍中培养集中的注意力,在探索中发现未知的乐趣,通过与小朋友的互动中学会控制情绪和建立社交,这种技能才是学前的孩子最最需要掌握的。

其次,一味只超前学习违背了“三脚凳理论”的初衷,使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容易偏离轨道。

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克拉里在《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中提到:儿童教育就好比一把三脚凳,凳子要立稳,就需要有三条腿支撑,儿童教育的“三条腿”包括:对自身价值观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望,对自我需求的尊重。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价值观导向尤其重要,思考一下自己到底看重的什么?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希望他们把算数和英文追到其他小朋友的平均水平,还是希望他们在幼儿园时能自理生活,在与小朋友户外玩耍中学会控制情绪并建立社交?

多数父母思考这个问题时都有相同的期待:我希望孩子在小学前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我也希望孩子在户外玩耍中学会社交。这种矛盾的价值理念在教育子女时就凸显了,孩子出去玩了,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闷头上算数阅读课,又担心孩子不懂如何社交。像书中说的那样:“连父母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失望,如果父母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制定计划也就无从谈起。”

超前学习只能暂时领跑?“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闺蜜琳琳看到自己家的孩子能从1数到100特别骄傲,想着自己五岁的时候还啥都不会呢,一打听邻居的孩子也是五岁,竟然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忍不住开始焦虑了。父母们常常为孩子的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而感到焦虑,忽视了每个孩子本就是不同的个体,学习速度不尽相同的事实,揠苗助长式的超前学习,家长累,孩子更累。

除此之外,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把精力全都投放在了孩子身上,大幅压缩了父母的个人空间,父母觉得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应该感激,相反,孩子非常抗拒。

想要培养孩子的“超前学习思维”,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小学前给予孩子充分的户外活动去接触大自然,在探索中产生好奇,获得知识,形成思维,最终转化成为能力,单纯”投喂式学习”开始就违背了教育规律,也阻碍了思维的形成。

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我深深懂得家长们的焦虑,明年9月份女儿就要读小学,我身边的妈妈们早就出动了,邻居杨杨读的是公立幼儿园,杨杨妈怕自己家孩子进小学被别的孩子落下,现在就开始张罗着报课了。周一到周五正常去幼儿园,周六上午两节外教课,下午两节书法课,周天上午两节算数,周天下午两节乐高。

满满的课程表,我都替杨杨觉得累,杨杨妈更是不用说,车接车送,有时候上下午的课时间靠的紧了,回家只给杨杨做饭,她自己连饭也吃不上,抓着孩子就去赶下午场了。

超前学习只能暂时领跑?“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心理专家陈默曾经说到:“儿童在成长期需要探索,在探索中寻找乐趣,产生好奇并获得知识,家长也要在心理认可,玩是孩子第一强烈的欲望。0-6岁的孩子需要这种安全感,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超前教育,孩子没有“疯玩”的这个过程,那么青春期极有可能沉溺在电子游戏中,出现报复式反弹。

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呢?直接投喂知识没有办法让孩子形成思维,比如提问孩子1+1等于几?直接告诉孩子等于2,让孩子记忆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投喂式学习”,唯有呈现知识背后的来龙去脉,思维才得以形成。这个来龙去脉一定不在练习册里,而是在大自然里,在生活里,在孩子的探索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告诉孩子答案无疑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答案背后的原因才是形成学习思维的关键。

其次,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期待行为。

昨天晚上大学同学聚餐,餐桌上聊的话题除了孩子还是孩子,我们孩子的年龄相仿,最多相差不过两岁,同学京京的女儿今年六岁,去年一年幼儿园的费用加上各种培训班的费用花了将近20万,钢琴,英文,算数,拼音,书法样样都要学,在座的我们一个个惊掉了下巴。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曾上过报纸的武汉徐女士,一年给儿子报了17个培训班,共计花费12万,给儿子塑造了一个“神童”的人设。妈妈别提多骄傲了,认为自己的教育投入是值得的,结果事与愿违,不出一年,儿子的成绩就迅速被同学追平然后碾压,最终孩子的自信心被摧毁,开始厌学。

著名作家伊丽莎白克拉里曾说:“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期待行为,过高的期盼可能导致焦虑,试着尊重自我需求,抽出时间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超前学习只能暂时领跑?“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不管是大学同学琳琳还是武汉的徐女士,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对孩子都抱有无限的期待,不惜重金投入,想给孩子在上学前就铺好一条康庄大道,但他们忽视掉了最重要的一环:

教育专家编写的教学体系完全是根据知识的连贯性及先后顺序,根据孩子们在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编排的。

市面儿上这些花样辅导课程,只能让孩子获得短暂的成就感罢了,别对孩子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最后,超前的学习兴趣+超前的学习习惯是形成“超前学习思维”不可或缺的条件

朋友joan的儿子毛毛现在读初中一年级,英文成绩一路领先,英文老师一直称赞毛毛有非常好的语感,同事们纷纷跟joan讨要学习英语的心得,joan告诉大家:“没有别的关窍,就是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毛毛幼儿园时,joan带儿子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班,英文,钢琴,绘画,唱歌都试了一遍,最后发现毛毛对英文很感兴趣。joan本身就在外企工作,上司老板都是外国人,平时交流,开会都是纯英文环境,她做了一个培训机构的市场调查后发现并不适合,就没有给儿子报名,每天下班坚持跟儿子读各种各样的有声绘本,不管培生的还是牛津的教材通通读了个遍,每天晚上哪怕只读五分钟,从四岁开始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十二岁。

超前学习只能暂时领跑?“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毛毛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英语学习思维,这种思维的形成离不开最初的兴趣和后来的习惯,兴趣是通过探索中的好奇心而来,习惯是通过与他年龄相关的绘本跟读物而来,没有投喂式的超前学习,却有陪伴式,潜移默化式的习惯养成,超前学习思维先积累后形成。美国ELAP中国唯一授权测评培训师李青在一档节目”世界爸妈说”提出:“孩子们学习思维的形成离不开浓厚的学习兴趣,更离不开持久的学习习惯。”

超前学习虽然不可取,但超前学习思维却能让孩子们获益终生,愿孩子们都能在最合适的年龄做最合适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