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惜!《琅琊榜》中誉王宫变失败,成长之路竟是最大的硬伤

太可惜!《琅琊榜》中誉王宫变失败,成长之路竟是最大的硬伤


由胡歌、刘涛、王凯、王劲松等知名演员联合演绎的电视剧《琅琊榜》,自播出之后,备受关注,里面塑造的人物也让人津津乐道。


据说饰演誉王萧景桓这个角色的黄维德先生,在得到剧本之后,对誉王这个角色写出了近50页的修改意见,虽然剧组可能没有全部采用他的意见,但从后来誉王这个角色饰演的成功结果,可以看出他下的功夫满深。



|誉王的出身和政治资源


抛开后来誉王生母是滑族玲珑公主的身份,在别人眼中,誉王生母出身卑微且早逝,在宫廷内斗中,苦中苦、被人欺负和轻视自然是少不了的。就像他在剧中对言皇后所说的:“如果不是母后,儿臣还不知被欺负成什么样子。”


如果没有言皇后,誉王估计连夺嫡的资格都没有。皇后因为无后,对誉王看得很重,全当自己的亲儿子看待,对誉王的教育自然也少不了。誉王刚出场那种成熟稳重,颇有王者风范,皇后的功劳少不了。



言氏一族,曾经出过三任帝师,两任皇后,两任宰府,是大梁国影响力深远的名门望族。皇后毕竟出身言家,做人的格局断然不会太小。虽然国舅爷言阙闲云野鹤,无心贪恋权力,但严氏在大梁的人脉和资源,其实皇后都会充分给誉王利用起来。


如果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皇长子萧景禹还在世,可能也就基本没有誉王、太子以及靖王什么事情了,偏偏萧景禹锋芒太盛被谢玉和夏江借机陷害。再看新上位的东宫太子萧景宣,真真一副窝囊相,如果不是梁帝和越贵妃罩着,这个太子谁人能扶得起来。


选择软弱无能的萧景宣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可能是梁帝之前受了萧景禹锋芒太盛的影响,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然,也不排除是越贵妃吹枕边风的功劳,毕竟宫中最受宠的人就是她。


梁帝看上誉王,其实就是为了拿他和太子平衡朝局,誉王比对自己和太子的能力以及懂得讨梁帝开心自然也是原因。这也为后来誉王的悲剧埋下伏笔。



|誉王的高超的处世之道


誉王能成为梁帝平衡朝局的“一枚棋子”,势力如日中天,他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影响朝廷的风向,说明他也是为人高手。超,对自己的情绪把控、对别人心理的揣摩、接人待物的八面玲珑、那些直抵人心的话术,堪称高超。


这种高超剧中体现的地方实在太多:第一次见到梅长苏,誉王顺势而为,一部黎崇老先生的手稿引得梅长苏特别感兴趣,直接把太子的庸俗比了下去;朝堂辩论之前,他亲自吩咐下人要好生照顾好请来的几位大儒,就连炭火的品种这种小事情都细心考虑到了。

难怪连越贵妃都嫉妒他的细致周到,挖苦说誉王一向是沽名钓誉,动不动就跑去礼敬文士,说他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



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属下吏部尚书何敬中的孙子的杀人案,誉王恩威并施,能成全的尽量成全;对户部尚书楼之敬的摧残少女致死案,他稳中求办法,全力周全。


对于梁帝,他的两次送礼,尽得赞许和肯定,第一次是在梁帝寿诞之时,送来“寿”字的太湖石,那可是世间少有之自然形成之物,果然让皇帝最满意。“多谢父皇夸奖!不过这太湖寿山石再高,也无法表达儿臣对父皇的孝心之万一。儿臣再敬您一杯,恭祝父皇福体安康,千秋万代。”这样的话术简直让人十分的舒服。第二次是夏江抓捕到卫铮之时送的“梁圣”奇石,直接将卫铮一事顺带牵扯进来。


这样心思巧、嘴巴甜、有手段、办事细致的誉王,很多人可能说他虚伪,但是生在尔虞我诈的帝王之家,这层保护自己的面具是必须要修炼得炉火纯青才行的。东宫太子萧景宣和靖王都做不到,如果没有梅长苏,誉王的胜算是很大的。



|誉王失败的最大硬伤


就连梁帝也说过,誉王是最像他的人,完全可以作为他的接班人,只不过因为他是滑族玲珑公主的孩子,所以一直被防备。誉王真的适合当皇帝吗?看看誉王私下处理的换死囚案和私炮坊案,我们就不敢肯定了。


为了成全何敬中保下孙子何文新的一条命,誉王在多方努力无果的情况下,不惜逃脱国家律令的惩罚,让刑部尚书齐敏做了一招换死囚的办法,结果被梅长苏有意传递给谢玉,被抓了个正着。


针对这个案件,就像言豫津说的:“说起来都是六部首脑,还真够龌龊的!从什么时候起,朝臣都变成了这个样子,这样的人来协助君上治理天下,天下能治好吗?”这样的事情,誉王命令手下干过的可不只是一件。



再看私炮坊案,本来私炮坊是太子的利益集团干的事情,但誉王抓住把柄之后,硬是把事情搞大了。结果一下炸死六十九条人命。对于这些人命,朝堂之上,誉王一个劲地梁帝谢罪,皇帝也一直在骂誉王,骂他玩弄手段,骂他欺君瞒上。只是对于六十九条人命丝毫不提。


难怪主审蔡荃的私炮坊案有这样一番话语:“六十九条人命,六十九条人命啊!对于皇上而言,这个不值得一骂,对于誉王而言,这个不值得一悔吗?居然谁都没提,谁都没有看得很严重,他们介意的,他们放在心上的,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这段话,直指人心,也是该剧想重点反映的主题之一。



有政治资源、有高超的手腕、懂得收拢人心,甚至是九安山宫变,看似是誉王没有做好准备就贸然出击,全力一搏,实则从他的成长之路来看就注定了他的失败。言皇后以及周围的环境没有教会他做人的道理,这是他最大的硬伤,人命关天,是一个人做人的底线!一个将黎民百姓的生命视如草芥的人,难道适合当皇帝吗?


誉王的结局很惨烈。当梅长苏到地牢看他的时候是,剧中是这样描述誉王的:“现在他输了,结局就只有死。而这种死还跟当年地长兄不一样,他知道自己将被永远地放逐在皇族祭享之外,无论多少个十三年过去,也不会有人想要来为他平反。这不仅仅因为他无冤可平,而且因为他并不是那个笑睨天下、无人可及的萧景禹。”



看得出来,当年的萧景禹是真的让很多人仰慕的,包括誉王,肯定也羡慕自己的这个兄长,萧景禹的风采应该也是他一直向自己目标奋进的动力。

在誉王的世界里,也许只有成王败寇,所以,他也做好了准备,没有求饶安静等死,因为以他的个性他不可能跪求在别人的脚下活下去,这一点,倒不失皇家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