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险守2800点,大消费再获外资抢筹,这个板块最具潜力?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一波下杀后拉升走高,午后震荡回落,但全天北向资金抢筹热情不减,大消费板块北向资金流入居前,贵州茅台再创历史新高。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推进,哪些板块最具增长潜力?今天同花顺专家团邀请了

中融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柯海东先生为大家分享。

嘉宾介绍:柯海东,硕士,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曾任职于中国中投证券研究总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管理产品:中融竞争优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中融策略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融高股息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嘉宾核心内容:

1、短期消费品内需相关行业是最具确定性和成长性的,但是如果疫情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控制,前期调整较大的科技股则可能迎来反弹机会。

2、疫情只是延缓或推迟了部分产业需求及发展节奏,但是诸如消费升级、技术升级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

3、由于疫情的影响,市场出现调整,中长期的性价比和吸引力有所增强,投资者可关注与消费品有关的优质企业。

访谈详细内容:

1、 在疫后经济恢复期,您认为哪些板块最具增长潜力?

柯海东:短期来看,消费品内需相关的行业是最具确定性和成长性的,因为整个供需都在国内,确定性比较强,另外消费升级的逻辑是长期成立的,由于疫情因素的影响,市场出现调整,反倒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中长期买点。

我们认为海外疫情演变是短期市场的核心矛盾,展望二季度,如果疫情在欧美发达国家能尽快得到控制,那么前期调整较大的TMT、新能源等行业可能迎来反弹机会,如果疫情仍持续,那么内需为主的消费、医药、基建等行业确定性较强。

以疫苗行业为例,中长期来看,大品种时代来临,业绩有望爆发式增长。近两年新型疫苗逐步获批上市,驱动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疫苗行业从过去的存量竞争进入到重磅产品获批,业绩爆发的时点。另一方面,对疫苗行业专门立法,行业壁垒进一步提升,结合疫苗研发、生产、流通、预防接种等环节,对监管的特殊要求做了具体规定,加强监管并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也使得行业竞争壁垒大幅提升。

图1:上市疫苗企业总收入和增长率

图2:疫苗大品种销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融基金

2、您认为疫情对消费行业有哪些影响?

柯海东:我们认为疫情只是延缓,或者说推迟了部分产业需求及发展的节奏,但是诸如消费升级、技术升级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会加速各行各业实现强者恒强,提升集中度。

食品饮料行业中有接近100家上市公司,从中可以广泛而深入地挖掘个股投资机会。如果看食品饮料行业指数的话,自从2019年9月份以来已经跑输了沪深300指数,但是不妨碍其中像卤制品龙头、速冻食品龙头跑出了强劲的超额收益。

未来我认为白酒行业将会分化加剧,应该淡化板块性机会,而更多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3、 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

柯海东:从二季度来看,如果考虑到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那么内需相对确定性更强一些。但是不少科技股经过大幅调整后,实际上中长期的性价比和吸引力也有所增强。我们相对会更侧重在医药、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传媒等消费品相关的领域中寻找景气度向好、竞争优势显著的龙头公司。建议还是淡化板块性机会,均衡行业配置,努力做好基本面的研究。

4、您即将发行的中融品牌优选混合(008424)基金,投资逻辑是什么?为何选在这个时候发布呢?

柯海东:短期风险偏好收缩,叠加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预期,对A股和港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目前国内经济驱动力中外需占比较2008年金融危机时已经大幅下降,国内转为以消费和投资为主要增长动力,叠加当前市场估值并不高,在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下,我们对中长期A股和港股市场向上趋势仍持乐观态度。

行业配置层面,内需相关的板块在二季度是会相对占优的,实际上在当前这个时点,对于我们去做消费品相关的投资是比较有利的。另外如果拉上时间来看,海内外资本市场都已经验证过消费领域更容易跑出“长牛”,就在近期,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泛消费领域公司仍在创出历史新高。这个领域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做价值投资的很好的方向。我们对做好一个中长期的业绩也很有信心。

中融品牌优选混合的投资逻辑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精选高回报而且持续稳健的一些行业跟龙头公司,作为整个组合的战略资产进行中长期的配置;

二是挖掘品牌处于高速成长期的公司进行战术配置;

三是发掘一些复苏型、有反转机会的品牌企业;

四是精选港股通标的中的优质消费类龙头公司作为A股的有效补充。

--

近1年收益率

中融品牌优选混合A

008424

查看详情

同花顺专家团,是由同顺号团队倾力打造的行业专家访谈专栏。关注同花顺专家团,把握经济热点,洞悉市场变化,深入产业分析,与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