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之乱中孙恩和卢循性质有什么区别,为何会失败?

孙恩卢循在东晋末年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卢循是孙恩的妹夫,两个人虽说都出生于没落的地主阶级,他们的农民级队伍当中也有不少投身其中的地主,但主体力量仍然是被政府和世家大族欺压不堪的农民兄弟,所以既可以说他们的起义是农民起义,也可以说他们是地主武装割据。

孙恩是这次起义前期的领导人,他活动的主要地区主要是在浙江东部八郡,也就是华东地区。孙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根据地,只是依托几个海岛,跟政府官兵交战,一旦受到挫折就退居几个海岛,他的力量始终难以扩充,后勤补给也成问题,最后被刘劳之率领的北府兵击败投海自尽。孙恩领浙东八郡之后,不能很好地利用世家大族跟其结集结成联盟。比如像陆家沈家这些世家大族左右逢源,当看到孙的力量遭受重创的时候,开始联合东晋政府的军队,剿灭孙恩。

孙恩死后,卢循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卢循主要活动的地区是以广州为核心的华南地区。卢循还一度接受东晋政府的招安,被封为广州刺史。

卢循最后兵败,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住作战时机,没有趁刘裕北伐前燕的时候迅速北伐,占领华中地区,切断刘裕的退路。最终被南朝刘宋王朝的创建者刘裕所击败,被迫投江自尽。

孙恩卢循起义前后长达12年时间,转战华东华南大半个东晋王朝的统治区域,几十万农民军参加,严重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统治秩序。他们的主要的目标是推翻世家大族对政局的控制,尤其是以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为首的两大家族对整个东晋王朝政治的控制,通过这次农民起义,东晋的门阀大族基本上被斩灭殆尽,庶族出身的刘裕成为了新的当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