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生沦落成低保户,学识不确保成功,还看你如何用

北大博士生沦落成低保户,学识不确保成功,还看你如何用

最近一则北大博士生沦为低保户的消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大家纷纷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大多数是惋惜与叹息。

更有甚者,又开始了长篇大论的“读书无用论”、“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各种游说与论证。

任何由个案得出的普遍性结论,都不具代表性。

一个北大博士生沦为了低保户,但是,他们却没有看到,那么多从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在全世界发光发热。

如果真的知识已经没办法改变命运了,那么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现在的父母,给小孩子那么多的学习压力又是为什么呢?

在观察个案的时候,我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相关的结论推断。

02

张进生作为北大的医学博士,毕业后去到了医院工作,按照当初的发展,如果一直在医院工作,现在肯定也是医疗界首屈一指的大佬。

可是,他个人有晕血症,这导致他没办法从事临床的工作,只能在后勤部门,做一些杂事。

而这又不是他一个北大医学博士想要做的事情,对他而言,这就是一种侮辱,就是一种鄙夷,所以他选择了辞职回到老家。

这么一说,大家也就明白了,目前的现状,跟他是不是北大医学博士没有任何的关系。即便他只是一个普通学校毕业的医学生,很可能,最终的结局也依然是这样。

如果背景真的换成了一个普通医学博士,大家还会有这番议论吗?或许并不会。

因为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面,一个普通学校毕业的博士生或许本身就不怎么样,那么不能改变命运,也是有理有据的事情。可当他头顶着北大医学博士的时候,一切也就变了。

03

作为一名医学生,有晕血症,这好比是一位司机,有色盲症,如果不改变这一点,是不可能从事相关工作的。

可是晕血症和色盲症不同的地方在于,色盲症没办法改变,晕血症却可以通过自己的锻炼,加以克服。

可是在自尊心与面子面前,张建生没有选择克服,而是选择逃避。

他心里面知道,自己之所以被安排到后勤部门做打杂的工作,并不是因为他学艺不精,而是因为他没能克服自己的问题,不能亲临一线。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冲着他北大医学博士这个专业背景,他连在医院打杂的机会都没有。既然不能到一线,医院养这么一个闲人,又有什么用呢?

之所以还给他一个后勤的工作,无非是想让他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克服晕血症,能够再次回到一线冲锋陷阵。

可他并没有把这一切,当作一个机会,而是更加看重自己的自尊心与面子,选择了离开。

04

离开了也就彻底失败了,今后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以他这一个决定为前提而演化出来的。

所以要说同情,或许也没有值得同情的地方,自己不肯改变自己的毛病,只想着逃避,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功呢?

这里也没必要去过多的讨论,知识是否能够改变命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知识改变命运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一切人类的活动与演化都是基于知识的创新与演进。你要是不学知识,或许能够改变命运,但绝对没有知识来得快,成功率也不会有学知识这条途径来的大。

但是知识永远只是知识,能不能用到实处,还得看自己如何对待。

05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综合素质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你有能力不一定能成功,想要成功,你还得具备其他各方面综合实力,而这些,都是在自己成熟的心智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就好比说,你学富五车,但你说不出来,你一看到大家就紧张,那你又怎样将自己的知识倒出来给别人呢?

所以为了能够成功,你就要学习如何面对群体,如何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些在学校是没有人教的,这些也不是知识有责任教给你的,都需要你在经历的过程中逐渐学习与掌握。

成功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主导的结果,将任何一点无限的放大,而弱化其他各项因素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我们永远不要做那种以偏概全的人,这个社会上向来都是两条腿走路,会比较稳,而不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