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这个地方要“火”了 这个镇将要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碧波凝翠 花琳萍 摄

茶山云海 胡一玲 摄

提起羊岩山茶场、非遗大石车灯,大石馒头和香飘飘的大石垂面,你可能对临海河头镇有了进一步的印象,更神奇的是在这个美丽小镇境内,有4座规模较大的宗祠,至今保存完好。一个镇有4座宗祠,其宗祠数量之多就先让人“惊艳”。

河头镇农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初步形成了以茶叶、葡萄为主,高山蔬菜、油茶等为辅的高效生态农业格局。

“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并以此作为契机,补齐小城镇功能设施短板,突出清雅小镇特色风貌,深入文旅融合,创新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省级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样板,使河头成为红色旅游胜地、绿色山水宝地、全域美丽高地、千年文化基地。”镇党委书记蒋科向记者描述了河头镇的定位。

农业旅游“穿珠成链”

春色正浓,记者随车去往羊岩山茶场,在宽10余米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了几十分钟到了山顶的茶场,放眼望去,是层层叠翠的茶树,好一派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河头镇城建办主任张新伟告诉记者,羊岩茶场被列入了财政部现代科技示范场建设项目,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绿茶生产基地,“羊岩山”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大石葡萄”荣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通过国家级绿色农产品认证。五景葡萄专业合作社的“五景晓峰”商标成为临海市首件小微企业浙江省著名商标。

一条农业旅游路线正在铺展中,由始丰溪湿地公园、鹳溪公园、殿前古村落、农耕文化创艺创业中心、羊岩茶文化园等组合而成。

“按照美丽城镇‘五美’和‘十个一’的要求,以做优环境,做精作品和做足特色为目标,以补短板、打造精品线路、突出人文特色等为基本原则,做亮重要节点和重要建筑,在建设‘十个一’标志性工程——两道+两网+四体系基础上,形成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加快河头清雅小镇发展,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河头镇常务副镇长陈文贤说。

“五个美”一个都不能少

美丽城镇建设的“硬核”是“五个美”,即: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

“环境美主要推进镇区背街小巷的全面整治和美丽庭院建设;生活美在于推进三项建设,一是停车场建设,二是邻里中心建设,三是小商品改造;产业美为支撑,作为农业特色镇,重点加强农业相关项目的建设如农业农耕创业创意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市场,羊岩茶场和田园景观创意建设;人文美是灵魂,挖掘文化资源,讲好小镇故事,提升核心竞争力。治理美是保障,建立党员加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居民文明素质。”陈文贤说。

环境美是美丽城镇的基础工作,记者发现当地政府正在补齐这个短板。为此,该镇着力于街区整治全覆盖,绿化景观提升,廊道(两条河道)美化,始丰溪湿地公园的打造(生态),突出河头镇的生态山水格局。

张新伟向记者透露了建设“环境美”的各项预算:

镇区街道将提升优化,镇里计划斥资1200万元,重点在立面整治、背街小巷改造和绿化景观提升等,立面整治考虑分类分段整治,背街小巷改造主要解决缺少硬件设施,现状脏乱差等问题;绿化主要考虑绿化特色,入口至羊岩线路重点考虑;

投入资金600万元综合整治始丰溪湿地公园,拓展生态空间,引进汽车基地,拓展训练基地,打造网红景点;

将投资200万元对观岭头山景观提升,重要的观景平台和视线对焦点;

将投资200万元对十三罗溪人行景观桥及现状桥梁改造,主要体现十三罗溪廊道空间的要求,突出河道景观风貌。景观桥梁主要功能是联系河道两侧绿道,形成环路,同时作为重要的景观节点。

而其余“四美”,张新伟说每笔“账”镇里都有安排,都将落到实处。


吹好古建游与红色游“双簧管”

当日午后,记者沿着镇区往南走,眼前呈现一片古树林,占地6亩左右,在古树群的后面,隐藏着一个古村,这个村子叫殿前村。村中,朱氏宗祠一侧依着一座别具一格的“裙楼”——钟楼,有五层高,远看形如方糕,层层叠加。

殿前村和下湾村同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据记载,殿前村原先有一座叫三宝殿的古寺庙,因村子位于殿的前面,故而得名。村民以朱姓为多,除此,还有罗、梁、唐、翁、沈等大姓。据称,朱氏先祖于南宋嘉定年间迁居此地,延续已有800多年。

随后,记者来到下湾村。整个村庄坐北朝南,在山坳湾里,旧筑石城,东接翠微山,长达400米,开四城门便于出入,古人用来防御外敌。据介绍,该村在南宋嘉熙四年间就已初步形成,旧时建有拱辰楼、翠玉楼、宝善楼、迎瑞楼、师俭楼、吉祥楼、萃德楼、滋德楼,古色古香的气息浓郁。记者走巷串弄,见这里的清代民居,墙角、门台都有雕饰。此外,还有三透屋、叶氏宗祠、吉祥楼等古建筑都很有看点。


近年来,红色旅游也成为一种新风尚。河头镇有两个红色旅游村,分别叫岩坑村与姚宅村。

在姚宅村,记者寻访了中共台州中心县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之后,又见附近的一座宗祠正在整修中,工程过半。

据了解,这座红色纪念馆占地面积885平方米,展馆采用仿古四合院形式,由馆舍主体及周边绿化、游步道等配套设施组成。展馆共分为序厅、沙盘厅、主展厅、缅怀厅、宣誓厅等,馆内史料全面记述了大石地区党组织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历程,展现了党在大石地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英勇斗争、翻身解放的伟大历程和河头儿女不畏强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位于河头镇西北部的岩坑村,背靠海拔887米的赤峰山,赤峰溪穿村而流,使村庄形成自然的南北两岸。记者了解到,2011年6月24日,岩坑村革命活动纪念室落成仪式隆重举行,岩坑成为台州市首家拥有村级革命纪念室的村子。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