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需加力 纾困助企是重点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 | 潘晓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日前在京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宏观政策报告》。报告负责人、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表示,随着外需冲击逐步显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宏观政策上需要尽快加力,尤其是要加强相关纾困政策。

疫情冲击带来的压力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疫情冲击给接下来的经济运行带来三方面压力:一是失业带来的收入上的压力,农民工群体收入损失最突出;二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压力;三是就业上的压力。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呈现以下特点:一是GDP增速大幅下降;二是物价下行,CPI、核心CPI和PPI走低;三是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疫情导致多数行业和企业暂时停工,有些行业甚至在较长时间内完全停业。报告认为,从生产法看,这些行业和企业会出现产出损失,且损失部分理应按照可支配收入的分配比例,由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分别承担。

报告将疫情对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一季度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弱化,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整体增强。第一季度末与上个季度末相比,企业和机关单位银行存款增加1.9万亿元,贷款增加6.3万亿元,企业资产负债表显著弱化。其中,小微企业、中下游行业和出口企业如果不能尽快改善企业的现金流入状况,让企业现金流量尽快恢复平衡,这些企业破产风险就会快速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失业压力。

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整体增强,但这是一种被动强化,疫情影响下的一般消费支出和购房支出大幅下降,远超过疫情对收入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农民工工作收入最缺乏保障,是收入损失的主要承担者。

宏观政策需尽快加力

报告指出,随着外需冲击开始显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宏观政策需尽快加力,并明确提出了两方面的对策建议。

第一,需加强纾困政策,纾困政策需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具体措施可加以具体考虑,比如湖北地区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可延迟债务偿付,并免除半年的企业税费等。

第二,发力经济恢复政策,主要目标是改善企业利润,帮助企业恢复资产负债表和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可采用的措施包括:

降息。目前经济低迷、物价水平偏低,且企业资产负债表受到重大损失,急需通过降息来降低企业债务成本,刺激总需求提升。

减免税费。大幅削减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税费,出台鼓励消费的临时性政策优惠。

政府建设项目尽快开工。一方面是直接带动就业,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开工的项目能带动下游众多行业的需求和就业。政府建设项目应该优先考虑为农民工在工作地安居创造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是大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建设。

放宽服务业行业准入标准,部分新设立企业享受一定的税收和房屋租金政策优惠。未来居民部门消费升级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健康、体育文娱等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产业升级的关键依托是科学研究、教育、商业服务等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

提高公共管理服务的就业岗位。需要结合现有的统计调查和大数据分析,扎实掌握每个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流动规律,以此为基础匹配相应的公共管理服务人员安排。新增的公共管理服务人员不能设置当地户籍限制以及学历限制,应有较大比例留给农民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