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搞懂央行數字貨幣

在警匪片上,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很哲學的發問:




這裡的錢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流通中的貨幣

看得見摸得著。



但最近你有沒有聽說,

央行要推出數字貨幣了!


功能和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

如果你有了央行數字貨幣

你就可以自豪地說——



央行的數字貨幣英文全稱是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簡稱DC/EP


DC/EP是紙鈔的數字化替代,是具有價值特徵數字支付工具



所謂價值特徵,就是指不需要賬戶就能實現價值轉移


我們知道,你用紙鈔進行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賬戶的。



而用DC/EP支付也是如此,不需要賬戶就能實現物權轉移


這點就不像微信和支付寶,轉賬還需要綁定銀行賬戶



央行數字貨幣的支付可以採用掃碼匯款轉賬碰一碰

等方式,



這是指當交易雙方手機裡都有DC/EP的數字錢包時,只需要開啟錢包,手機碰一碰就可以交易,



碰後就能把一方數字錢包裡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方。



有數字貨幣,自然要有個存放的地方,這就是數字錢包



你可以下載相關App,用實名制手機號碼註冊就能獲得一個數字錢包


但此時只能滿足日常的小額支付需求。



若希望增加額度,你可以上傳身份證或者銀行卡;甚至可以去銀行面籤一下,那就沒有額度限制啦。

這就是數字錢包的限額

分級安排



“碰一碰”屬於一種

不需要互聯網的數據傳輸技術


即使整個網絡都斷了,雙方都離線,DC/EP還是可以實現支付,因此被稱為“雙離線支付”。



所以,如果你身處地下室、偏遠山區等沒有網絡的地方,此時微信、支付寶無法完成支付,而央行數字貨幣能不受影響,再也不用為沒有網絡而苦惱了。




但如果你持有央行的數字貨幣,

是沒有利息的。



央行的數字貨幣和紙鈔、硬幣一樣,屬於流通中的現金,也就是M0


你錢包裡的紙鈔也不會產生利息吧?



央行數字貨幣只是放在數字錢包裡,哪個銀行都沒存,自然沒有利息,這點和在銀行的存款不一樣。



我們從兩個層面來說:


/1/ 信用維度


DC/EP屬於法定貨幣,有國家信用背書,具有無限的法定償付性質。


也就是說,不能出現下面的情況——



在使用電子支付的地方,

必須接受央行的數字貨幣。



而相應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商家是可以拒絕的。

可見,DC/EP是比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支付寶和微信的電子錢包餘額信用等級更高,也更安全。


/2/ 技術水平


從技術角度來說,央行數字貨幣使用部分區塊鏈內核技術,並以不對稱加密、盲簽名等先進的數字技術作為保障。




當然,很難說哪個技術絕對不能破解,關鍵是能不能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總體來說,央行數字貨幣使造假難度大幅提高,比紙幣更加安全可靠。



此外,紙鈔是具備匿名性的。


一個人把紙鈔花在什麼地方,別人是很難知道的,所以電視裡面總能看到犯罪分子用紙鈔來洗錢



或者用紙鈔進行逃稅等犯罪活動


與紙鈔類似,DCEP也具備一定匿名性的特點。


這一點就不像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




而如果你使用DC/EP,連交易雙方都互相不知道對方的信息,也看不到交易痕跡



只要你不犯罪,DCEP可以滿足你想要的匿名需求,保護隱私


比如——



但是,作為第三方的央行是擁有DC/EP的全量數據,能夠實現DC/EP違法資金流的全向溯源和追蹤,每一筆交易央行都能追蹤到,



這種在一定範圍內的匿名,

被稱為可控匿名機制


央行能實現違法交易和違法資金的快速阻斷,對普通用戶來說是更好的安全保障



央行數字貨幣採用雙層發行

上層為央行,第二層是商業銀行商業機構



其發行過程為央行

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這裡,央行數字貨幣和紙幣是1:1兌換的,商業銀行或者公眾要想獲得央行數字貨幣,必須拿已有的貨幣來換,



因此央行數字貨幣的發放並不增加貨幣總量,不會引起通脹



如果換成“

單層運營”,也就是由央行直接把數字貨幣兌換給公眾,

我們看看會發生什麼——



此時,央行數字貨幣與商業銀行存款貨幣將形成競爭關係,會對商業銀行存款產生擠出效應,可能出現“存款搬家”,進而影響商業銀行的貸款投放能力



同時,由於商業銀行吸納存款能力降低,繼而會轉向同業市場的借款,這樣就可能會抬高資金價格,增加社會融資成本

,損害實體經濟。


當然,採用“單層運營”還有其他劣勢,我們就不詳細說了。



首先,這是為了保護我們貨幣主權法幣地位,提前佈局。


其次,央行數字貨幣可以節約紙幣發行、印刷、流通、貯藏的成本,減少紙幣攜帶不方便的問題。




好了,

今天就說到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