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即位之初,究竟战国局势如何,秦国该何去何从?

大家好,这里是纵横家梦天,欢迎关注我的频道!

第十七期

上期说道,守旧派大臣与宗室向羽翼未丰的新君秦惠文君弹劾商鞅,导致商鞅受惊逃窜,最终被杀。

自商鞅被杀后,不仅秦国朝野大松一口气,列国也是松了一口气。

是啊,留这么厉害的人物在秦国,列国人人自危,生怕惹到秦国,而今此人一死,不得不叫人轻松加愉快。

——“惠文君元年,楚、韩、赵、蜀人来朝,二年天子贺”。——语出《史记·秦本纪》

秦惠文王

太史公似乎把列国庆贺秦国除商鞅的场景描述得有些夸张。

参考其他的篇章,真实情况下,楚国并未来朝,赵国的赵肃候则是忙着在为自己修建陵墓,真正来朝的只有韩昭侯。而这里的蜀人来朝显得很奇怪,蜀国居西南,有山川之险,天府沃土,为何要千里迢迢,翻山越岭来朝贺秦国呢?

蜀道

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当时刚刚即位的楚国国君楚威王,向巴蜀进攻,意图提高楚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可见蜀来朝秦是为了寻求秦国的保护,希望秦国帮助蜀国。

但蜀国此举却是引火烧身,秦国的力量介入巴蜀后,此后,秦惠文王后元九年,秦国吞并了蜀国,从而拥有了这一片天府之土,后话不提。

秦灭蜀

惠文君二年,天子致贺,秦国当时的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可见一斑,连周天子都要来向其致贺。不过当时周天子本来没什么实际影响,充其量只是一个名头罢了,来国朝贺最多不过是给秦国脸上再贴点金。

周王畿纪念馆

惠文君三年,行加冠礼,盖因惠文君十九岁即位,秦国的制度是二十二岁亲政,故行加冠礼,以表可亲政。

惠文君四年,天子致文武胙,同年,齐国魏国彭城相王。

相王的意思就是我齐国尊你魏国国君称王,你魏国国君也尊我齐国国君为王,于是魏侯与齐侯的谥号就成了魏惠王与齐威王。

说起齐魏,自桂陵、马陵之战之后,齐国与魏国进入了冷战状态,结怨生恨。

而魏国数次败于秦齐两国,齐国强势,秦国崛起,而楚国也加紧了北上的步伐,魏国若不建立与他国的同盟关系,恐怕不日魏国就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

于是魏惠王决定,我要结盟。

魏惠王挑来挑去,韩赵二国被魏国蹂躏了很久,对魏国那是又怨又恨;秦魏河西问题尚未解决,结盟起来怕也不会长久;至于楚国,现在的魏都城大梁从前还是楚国的领土,而现今楚国威王即位,重振国风,与三晋不日将有大战,这个结盟也不大靠谱。

楚威王

现在可以结盟的想来只有齐国,魏齐本来没有什么深仇大恨,都是因为齐国帮助赵韩打魏国,以至于此。而此时的齐国同样也面临着楚国北上的压力,倒不如与之交好,共抗楚国。

于是,魏齐两国一拍即合,约定在彭城(宋国都城)行王礼,互尊为王。

魏齐称王,对周王室无疑是一次天大的挑衅,但这时的天子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还是安安分分地守着自己的宗庙吧!

另一个受挑衅的国家是楚国,楚国原来与齐无何嫌隙,而现今齐国公然与魏国相王,除了联合抗楚外,在尊号上也与早已称王的楚国平起平坐了,怎不叫人愤怒。

究竟楚国会如何报复齐国,且听下期继续唠嗑。

喜欢就关注我吧

关注纵横家梦天,持续更新更多精彩的历史文章,看纵横史,就看纵横家梦天,欢迎各位有想法的同学在下方留言讨论,记得点赞转发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