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生选人用人的标准

看相是中国十分古老的文化,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人如果长相邪恶,无论如何也不能与之交往。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除了精通《冰鉴》、《麻衣神相》等看相算命文化外,还总结了几条干货。

他的这些选人用人原则和标准,即使在今天也十分实用。如果能从中渗透、领悟一二三,无论是交友、开公司,还是从事人力资源工作,都十分有意义。

曾国藩在选人用人方面,严格遵循三大原则:

一、选人不要眼光过高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阅历、能力不同,如果对其要求过高,就不能人尽其才,往往会失望。这就需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二、首选忠义血性之人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忠义二字,早晚会分道扬镳。另外,一个人缺少了血性,生性懦弱,就会成为烂泥而扶不上墙。

三、德才兼备以德为本

一个人如果没有德,将会后患无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以上三条,只是曾国藩在选人用人上的原则

当然,还有他自己的一套标准:

一、是需有一定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什么也不会,每天昏昏浩浩,含含糊糊,自然不能用之。

二、是要不怕死。这样的人,做事敢担当。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的呢?

三、是名利心不能太强。如果一个人贪图名利,则一定会铤而走险,干出违法勾当。

四、是能吃苦。这也不用解释了,无论做任何事情,只有勤勤恳恳,才能成功。

这三个原则和四个标准,在曾国藩交友、选择人才中,从未看走眼,这也是他门生遍布天下,成为圣人的重要原因。

道光二十三年,刚刚33岁的曾国藩一下子连升四级,成为五品翰林院侍讲,于是,当时的户部尚书就把自己的一个跟班推荐给他做门房。没想到,这个叫陈升的门房自认为给大官当过差,见多识广,私下收了别人的一百两银子,相当于曾国藩当时一年的俸禄。无事献殷勤,曾国藩知道,送银子的人肯定是有求于他,于是果断拒绝,并将这个门房开除。他认为,一个利欲熏心的人,一定不能留下,否则,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

虽然曾国藩的这些经验已经过去百余年,但从今天看来,依旧是金玉良言,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