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塞,我在地产做财务

来源:地产八卦女

提起地产财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一贴发票走报销付款流程的吗?

的确,相对其他工业企业,地产行业涉及的会计科目相对少,财务核算工作比较简单。然而,就算是“贴发票走报销”,一个财务也往往要负责2个甚至多个项目的账务处理,再加上地产行业的税收多而杂,项目开盘、结算的时间又挤在一起,一忙起来几乎天天加班。所以,当大家问起做财务是什么感觉的时候,大多数人的表情是这样的:

其实,只有财务自己知道,贴发票走报销,只是工作中占比最少的一部分,每天做不完的表格,填不完的报表,这才是大头。

关于工作

那么,既然说到地产财务天天加班,财务们到底在忙些啥?

有人说,房地产财务,上要帮公司合理避税,减少税款支出,争取退税额度;下要严格审核,卡报销要像花自己钱一样严格,严格审批费用发生合理性、发票的完整与真实性......

但这还只是表面工作。真正的房地产财务,是要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从拿地开始,设立项目公司,预测各项财务指标,做好税务筹划和资金计划,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做好项目动态监控,项目结束还要做好后评估工作。对内,财务需要和公司内部所有部门打交道,对外,工商税务审计银行及各家金融机构缺一不可。

由此,房地产财务,不是只会记账的账房先生,而是现代房地产企业所需要的综合性财务人员。

在公司总部层面,一个好的财务,还应该深度参与公司发展战略,并相应制定的财务战略,做好几件事情:(1)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2)降低资金成本;(3)做好税收筹划;(4)保障财务稳健。

而这样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懂财务,还要懂业务,懂金融,懂法律,是实打实的房地产“全能型人才”。

甚至,我还可以说,在高度资金密集型、只讲究“钱”和“地”的行业里,财务,几乎是房地产企业的灵魂人物。

好的财务人员,就像老中医,一时半会儿看不出业绩,但却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能够时刻保证企业安全稳健的航行在发展的轨道上。

关于委屈

然而,即便是灵魂人物,但房地产财务人员,受的委屈其实也不少。

我们知道,房地产行业其实是一个职员互相帮忙背锅的行业,例如设计经常替工程背锅,客服又经常替销售背锅,销售又经常替投拓背锅......财务也不例外。

但与大家互相背锅不同的是,财务背的锅,可谓是“背锅链”的最开端和最底层。

因为从项目投拓拿地到最终交付以至清算,财务管理工作都要贯穿项目开发的始终,也理应是最早发现风险并且设法规避风险,但实际工作中,大家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一而足,也很难真正用对财务,出了事情,财务往往不会第一时间介入,这就会导致项目开发过程中,一些税务风险无法被发现,或者发现问题了只能通过其他手段去补救,

这补救的工作就落到财务身上,并且不一定有好的方法。

除此之外,就算是到了房产销售环节,项目也会涉及到各种税务风险,比如启用分销,会涉及到分销佣金点数过高,超过税务允许税前可抵扣的比例;或者向中介销售大单,中介转售过程中多收取的价差,无法计入实际房价,多收取的价差也会牵扯到房地产公司的涉税风险。

如此种种,因为大家对财务的不重视,总以为财务就是做账,报销,付钱等等基础工作上,结果给财务带来了无数麻烦,财务还无处申诉......也许,在大家的潜意识里,财务就是擦屁股的.....

绩效奖励、各类福利报销进度慢,人事推给财务;

合同付款超节点,集团无资金及时付款,合约推给财务;

渠道承包大单加价售卖,超出备案价无法开票,业主投诉,营销推给财务;

办公楼、园区招商免租,造成税务成本,招商推给财务.....

财务总:我太难了!

至于生活上的委屈,那就更多了。财务作为踩刹车的部门,轻易不让人好过,眼前所见都是问题,是最让人难受、得罪人、四面树敌的部门。但是一个财务要合格,又不得不严格把关(当然了,如果在这样严格的状态下,还能做到被公司全体上下认可,那就真的可谓成就感十足)。

还有,财务部门多是“阴盛阳衰”,女生多男生少,因此,其他的部门不知是羡慕还是调侃,称财务部是地产盘丝洞,已婚的财务人往往成为公司的八卦中心.....

最后,按照项目的普遍做法,不管开盘还是交付,项目上的活动永远选择在周末、节假日,而这,也就意味着地产财务没有双休——可以说,遇到这两个节点,地产财务是直接开启了997模式,在月末、季末、年末加最多的班,日常经手最大的数额,却拿着最少的工资......

关于风险

从表面上看,财务人员大都是西装革履的精英风范,但其实,除了委屈之外,

在房地产各职位中,财务还是职场“风险”最大的那一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例如简单的一个OA付款流程,财务永远冲在审批第一线,理风险,给建议,而各部门领导只管审批,“同意财务意见”,随时做好甩锅给财务的准备;

例如房地产税费缴纳,我们知道税是国家强制并且要无偿缴交的,但费也就是所谓的财政收入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收的,各地名目不一,但这个操作空间更大,例如城市配套费是按工程总预算的多少百分比计算得出的,但地方政府有权力可以免一定比例.....所以这个风险点就来了,一个中小型楼盘光这个费可能就要一千几百万,如果能免一半,你是财务人员,然后公司必然竭尽所能要你帮忙走动,然后你懂的……

再比如当今的地产潜规则,财务总要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成功操作监管户资金提取,用于上交区域总部或集团周转——甚至于,当今很多项目财务总,靠提取监管户资金的大小,决定上升通道,做好了风风光光当领导,做不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进牢房。

由此,

多少项目财务总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严谨稳重,实际上为了资金周转,为了公司避税,很多财务们都干了很多刑法里明文禁止的活,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

关于前途

当然,我说这些也不尽是说财务“灰”,实际上,就算只做白活计,房地产财务也呈现出被信息化浪潮取代的窘境——君不见,现在排名靠前的大型房产公司,都有成立财务共享中心的趋势,也就是财务核算等基础的财务工作,由共享中心来完成,项目上不再配备会计人员,只设立经理岗位,按照这样的趋势,有能力的财务人员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的偏向管理,只是实打实的做会计审计工作的财务逐渐被边缘化,这是在逼着财务人员们往管理岗竞争......

(备注:共享中心:所有的基础会计工作都由这个共享中心完成,比如凭证编制,通过银企直联等软件,业务发生后数据可以直接传递到内部erp系统,就能编制凭证,这些原始的凭证也都存放于共享中心,重要的管理岗都是负责分析或者外联工作。)

而另一方面,如今的房地产行业财务工作,相对于其他行业的财务,在薪资水平上虽说还有优势,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有很多其他行业的财务人员挤破脑袋想进房地产就业,很多应届生也是希望能够进入到房地产公司工作。但近些年房地产行业形势不像最初那么火爆,房地产财务就业也已经远没有十年前的想象力了。

囿于地产公司的规模和行业特性,一般地产公司深耕耘某一区域,相对财务岗位需求多,晋升通道稳定,相反如果地产公司项目少,且分散,财务人员工作很难稳定,聪明的财务,会在项目接近尾声并一直没有新拍土地时,早早做好下家准备。

给你讲个笑话,我在地产做财务

曾经有个地产财务跟我说,“外出应酬,听说我做财务的,开口就是,我有张发票能帮我报了吗,当然是开玩笑,但是也反应出,财务工作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负责贴发票报销而已,这,可真是心酸。”

而每逢报销节点,地产财务表面听最多的赞美,背后挨最毒的骂;季度末各部门匿名满意度,财务部门打分万年垫底;年会时别的部门在彩排,财务在做账,别的部门在化妆,财务在填表......年度团队表彰,别的部门全体上,财务派看起来最闲的领导代表领奖......

可是没有办法,毕竟,咱们是做财务的。

而从实际来看,好的房企一定有好的财务,有些老板直接就是财务出身,例如万科的郁亮、祝九胜,阳光城的吴建斌等。看着他们从职业经理人爬向最高层,除了敬佩,还有从骨子里觉得,财务工作确实能帮助自己出人头地的欣慰。

因此,当财务们通过合理的手段节约资金使用成本、实现退税,以自身的经验和专业能力规避税务风险,甚至完成各种回款指标,回款节点、达到集团KPI、条线内控要求,看到自己的绩效节节高,财务们想起自己的未来,可能会像百度百科宣讲的那样,成为“财务总监”。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工作,也是这样。

交流、爆料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加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