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焖鸡尾酒,这什么黑暗料理?

喝酒解闷,社畜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我在想:除了大绿棒子对嘴吹,什么才是最适合社畜的酒?

首先,这酒得实惠,能喝醉还不贵。其次,它得有点小清新,不要剥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幻想。接着,它得特别,比如能同时解决宵夜和买醉,省下我们的宝贵时间。最后,它最好别有后劲,否则周末去买醉,周一两行泪……

是的,我就是酒鬼,而且是脑洞很大的酒鬼。为了这周末的高效率买醉,我上周又逛了一圈某宝,想找找有没有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酒。然后我就发现了它:

黄焖鸡尾酒,只要六十八?金黄透亮脑洞大,它到底是啥?

仔细瞅了几眼,它确实不贵,应该能喝醉;小清新是确实的,还有点复古味;有没有后劲不确定,喝了再说;最重要的是,“黄焖鸡”的身份,是不是热量很高,能同时解决宵夜和买醉?

我决定买来尝尝,看看黄焖鸡这个社畜午餐,是不是真的迎来了高光时刻。


我究竟买了个啥?

黄焖鸡,社畜们绝对不会陌生。纵观我们的工作午餐,黄焖鸡绝对是江湖一霸,便宜实惠还管饱,足以和沙县小吃分庭抗礼。

△据说每个互联网人

都曾经一边吃着黄焖鸡

一边谈几十万的小项目


时代不一样了,连黄焖鸡都摇身一变、做成鸡尾酒进军小资圈了。搞不好,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沙县小吃冰淇淋、兰州拉面包、地三鲜软糖、麻辣烫巧克力……跨界,玩得就是脑洞。

话说回来。这瓶黄焖鸡尾酒,我收到货的那一刻,内心其实“咯噔”了一下。首先是这颜色,有点图片与实物不符:海报里那复古的、威士忌一般的金黄色,到我手里就变成了疑似廉价橙汁 / 鸡油的颜色……

△害怕,真的不是鸡精勾兑的吗……


赶紧先看一眼配料。第一眼看上去,就是正常的鸡尾酒配料,还是伏特加基底的哟(伏特加也能调和鸡油吗?!)。再仔细看一眼,好像哪里不对?

△配料里含有鸡肉,属于动植物制品……

很好,这是一个荤的鸡尾酒,喝了等于吃肉,一点都不素。仔细看看,它有条码,代表它是正儿八经出街贩卖的产品;它的酒精度12%,已经很接近红酒了,拿它买醉估计是没问题的。

而且,既然它都含肉了,热量肯定少不了。如果它跟黄焖鸡一个味道,是不是真的能同时解决宵夜和买醉?

按你胃,这瓶酒拿到手的感觉相当奇特,我给大家来个形象对比:

△众大佬围观黄焖鸡尾酒


看看后面那三瓶正儿八经的酒,你就懂了。这瓶黄焖鸡尾酒,是今年某宝造物节的产物,那是个脑洞爆棚的活动,上次我们尝的“螺蛳粉茶”,与这瓶黄焖鸡尾酒算是异姓兄弟……


不管了,喝吧,周末就是要买醉呀~

(自己买的酒,含着泪也要喝完)


这味觉黑洞,我服了……

嗯,这就是新鲜社畜的味道。

初入职场,啥都不懂,就像你闻到这杯酒的感觉一样,很多时候明明是抗拒的,却又不得不妥协。入口一瞬间是甜的,就像社畜拿到了人生第一笔工资一样;甜中带酸,酸中带咸,这就是社畜的人生滋味;回味有一丢丢苦,这就是被社会毒打N年之后的感受……

叫什么黄焖鸡尾酒啊,叫“社畜酒”多好?

有一说一,某宝商家说得没错,它是真·味觉黑洞。

首先,它不是难喝,而是味道很奇特,一种不应该存在于地球上的味道。闻起来确实不容易接受,一股肉腥味 + 酒味,有点像是鸡汤要坏掉了。喝起来嘛,就是正常鸡尾酒的味道,只不过多了一丝咸味。

如果你忽略嗅觉,这咸味和鸡肉好像没多大关系。你让一个不知道这是啥的人喝,他绝对喝不出鸡肉味来,他只会满脸黑人问号。

△如果你只闻气味,大概就会这样


这就是味觉黑洞。它勾起了你的好奇心,你不知道它是啥,尝起来不会特别可怕,但你不会再喝第二杯。“黄焖鸡”与它没有关系,你仅需要从字面上理解。它是黄色的,它有鸡肉成分,因为气味奇怪所以一口闷,所以叫“黄焖鸡”(商家的心思也太好猜了吧)。

它的存在意义,要么是让你交好奇税、哄大家一个开心,要么就是专门用来整蛊别人,比如偷偷把好基友的橙汁换成这个,然后你就可以拍个抖音快手啥的了。

是的,整蛊道具,这就是它的本质。强烈建议它明年春天再上线,当愚人节礼物卖。

△拍成这样也是有点假

倒不如把自己搞成整蛊奇葩道具


为了喝酒,我交了一笔小小的好奇税。凭良心讲,我觉得这款酒的脑洞点不在于“范儿”,而在于“无厘头”。反正它也不至于难喝,只要商家再认真一点,仔细挖掘一下它的价值所在,它或许能变成明年愚人节的宠儿。

我的建议是,可以买来整蛊好基友,其余情况勿拍。

最后,祝各位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