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春光万象中,夏日初长成!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今日08时51分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

也是夏季第一个节气立夏

立夏交节时间为

每年公历的5月5日-5月7日

太阳黄经达45°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立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蛙声蝉鸣,草长莺飞

绿肥红瘦,云卷云舒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

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

万物开始奋力生长

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就要来了

在古人看来

立夏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蝼蝈鸣

蝼蝈是一种褐黑色的蛙

随着它的鸣叫

夏天的味道浓了

二候蚯蚓生

蚯蚓常年居于地下

当阳气极盛的时候

蚯蚓也不耐烦了

钻出地面来凑凑热闹

三候王瓜生

王瓜是华北特产的爬藤植物

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

到了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

立夏与农事关系紧密

此时气温快速回升,庄稼生长旺盛

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

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

故农谚也有“立夏看夏”之说

立夏风俗迎夏仪式

古人十分注重立夏的礼俗

旧时帝王要率文武百官举行迎夏仪式

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民间则有称体重、吃蛋、饮茶等习俗

以祛除湿气,求得身体健康

斗蛋游戏——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

立夏“称人”

祈求上苍带来好运

立夏之日,人们常品尝时鲜

江南有立夏尝“三新”的俗谚

“三新”为樱桃、青梅、鲥鱼

这些时令新鲜的食物端上桌

处处透着初夏的美

立夏时节

告别春天,拥抱夏天

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渐热

养生应重视静养

最需护心

学会养“心”

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冷食别急吃

别着急吃冷食,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吃后半小时左右最易发生剧烈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


饮食清淡

立夏时节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饮食因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少吃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


记得午休

“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夏季正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

初夏的美,美在惬意闲适

宋代杨万里曾这样

描写初夏时的生活情景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而在陆游的笔下

夏的美,美在心中的感怀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

春生夏长,万物自此走向繁茂

立夏不仅给予我们时间的意义

更让我们学习领悟

懂得成长的道理


人生的繁茂奠基于青年

却不止于年龄

夏天到了

让我们在阳光下恣意汗水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等

编辑 | 余 进 排版 | 余 进

校对 | 刘 念 责编 | 韩晓冬

投稿邮箱:ichfy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