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之后,只有这三个人学到了颜体的精髓

纵观中国书法史,虽历朝历代各有大家,但从美学角度来考量,大概只有两类。一者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以俊秀,灵动为审美标准,一者以颜真卿开创的古拙大气,大巧若拙为审美标准。步前者之后尘者多如牛毛,就不细数了,今天重点说说后者。



自颜真卿之后,学颜者虽然也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延续甚至推进颜体精髓者只有三人。一为傅山、一为王铎、一为刘墉。此三人中王铎可排第一,傅山第二,刘墉第三。


傅山作品


王铎作品


王铎作品


刘墉作品

此三人虽然在字形上跟颜真卿有差别,但骨子里的东西绝对是想通的,甚至在不拘一格上还有说突破。至于学术界推崇的颜楷大家,如何绍基,华世奎,钱南园,谭延闿等人可称得上会写字,而且功力深厚,但相交于前面三人,更多是临摹再融入一点自己的东西,而且颜体字骨子里的东西把握的还不到位,甚至有矫枉过正的感觉,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当然如此说,可能会有人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不过,说法本身就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个人审美比较重要。


以上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