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四季

“日出有日落 深处再深处

一张小方桌 有一荤一素”

曾经一度对做饭感到厌恶,自己试着做过两次,太难吃,心想弄道菜还不够费时间的。

当然,不会做饭,我自然对于美食的要求比较低,感觉什么都挺好吃的。上学期间吃食堂,上班之后吃快餐。

活到了二十多岁,还不会做饭,而且发觉这样的人还不止我一个。

以前母亲因为我不会做饭怕我嫁不出去,我就会回她一句:我找个会做饭的老公就好了。

现在疫情期间在出租屋里待着,没有人给做饭,又不能出去吃饭店。

无奈回京之前谦虚的跟母亲学了如何煮“好吃”的面条。母亲一边教,一边叹气,为我这“不识人间烟火”而担忧。

到开始置备厨具、购买食材的那一刻,我都是极其不情愿的:家伙什置了一堆,能做几顿饭呢?指不定就要放在角落里蒙灰了。

开始了柴米油盐的日子。

第一次做,真难吃。

第二次做,放慢节奏,似乎好吃了一点点。

第三次做,有点模样了,准备食材到做好饭菜不到半个小时就搞定了,味道:能吃。

虽然是极为简单的菜,却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开始脑补吉井忍老师的《四季便当》画面,烟火生活的诗意。

手鞠寿司便当-吉井忍

同时,挑选喜欢的餐具和厨具给我带来巨大的幸福感,看来这是一个能将生活与艺术结合的物品。如果这餐具里盛放的不是可口的饭菜,那岂不是糟蹋了这件"艺术品"?

我开始在工作之余盘算起每周的菜单计划,早点米粥,中午炒菜米饭,晚上清汤挂面......

当独自在家中品味简单的饭肴,给亲友分享可口的美食照片,小小的成就感化作内心的祥和之气。

这就是生活化的我们,平凡朴实,简单幸福。

其实,放慢脚步,用心去品味,生活的每一刻都有你喜欢的样子。


在这里推荐吉井忍老师的《四季便当》,吸引你的不只是便当,更是背后的生活文化。


同时推荐毛不易的歌曲《一荤一素》


日出又日落 深处再深处
一张小方桌 有一荤一素
一个身影从容地忙忙碌碌
一双手让这时光有了温度
太年轻的人 他总是不满足
固执地不愿停下 远行的脚步
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
忘了回头看 她有没有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