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戳中了多少中國家庭的痛點?



今天,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刷屏了,許多人哭著說:這就是自己家庭的精準寫照。

閱讀今天的文章前,簡慧愛邀您思考:

● 看過《包寶寶》後,您有什麼感受?

●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讓你感到最痛苦的什麼?


全球矚目的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昨天晚上在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共頒發了24個類別的奧斯卡金像獎。

在中國四川出生、加拿大長大的女孩石之予一舉“捅破”了華人天花板,她導演的8分鐘動畫短片《包寶寶》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這部原本只是依附在《超人總動員2》電影播放前的8分鐘短片,卻一下戳中了華人父母的淚腺,它將華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波瀾展現得淋漓盡致。

很多華人都表示看哭了:這不正是我家發生的事情嗎?


▲講述中國式親情的《包寶寶》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這是一部相當“中式”的短片,影片設定在舊金山的華人家庭,無論是傢俱的擺放,還是家裡的裝潢,都完整體現了一個華人家庭的風格。

故事在一段音樂背景中開始:

“鐺鐺鐺鐺,鐺鐺鐺鐺......”

老母親跟以往一樣,

在廚房裡忙碌著。



揉麵、攤成條、切成一小段......

一個個包子,在手上快速成型。

簡單的兩籠上爐蒸。

包子上桌,

丈夫囫圇吞地吃了幾個,

一看手錶,拎著包迅速出了門。

可以想象得到,

如果沒有什麼意外,

這對於這名家庭主婦來說,

又是一個孤獨乏味的一天

然而,

意外發生了,

最後一隻小包子,

忽然似嬰兒般叫了起來,

還長出手腳,變成人的形狀。


小包子打了個噴嚏,

接著長出手腳,

連小表情也好可愛。

把他捧在手心,

他便哇哇大笑起來。

這是上天派來的小天使吧,

不管怎樣,

她決定無微不至地照顧包寶寶。


包寶寶很貪玩,

一下地就四處亂跑,

很快地,他磕到了小腦袋。

這可嚇壞了媽媽,

她急忙捧回包寶寶,

這兒揉揉,那裡搓搓,

弄疼了沒有啊?

現在好多了沒?

快點把藥吃了,

很快就沒事了......

媽媽每日會為包寶寶量身高,

感受著相互陪伴中,

與日俱增的溫暖;

一起到市場上去買菜,

分享蔬菜特有的清香......

給包寶寶買想吃的零食,

你一口,我一口,

然後一起坐著公車回家......

隨著孩子一點點地長大

媽媽這種過度的保護,

成為了孩子的困擾。

看著小夥伴們玩足球,

包寶寶被吸引住,跑過去參與,

然而總被媽媽一把抱起,

乖乖回家去。

趁著媽媽打太極,

包寶寶偷偷溜走,

去和兩個大孩子踢足球。

媽媽擔心他被大孩子欺負,

過來一個飛鏟,

這一飛鏟,

也剷斷了孩子在足球場上的情誼。

“一切都是為你好”,

這話成了家長滿足控制慾的藉口,

孩子們不是一個完整個體,

更像是陪伴自己的一件物品,

永遠要備受控制,不離視線。

包寶寶怒氣衝衝,

他避開媽媽想要為他擦拭的

因踢足球被蹭得發黑的小臉,

以往最愛的零食,

也無法讓他消氣。

他開始喝大人們愛喝的

碳酸飲料;

房間的門要關著,

“沒有允許,

誰都不能擅自進入。”

媽媽不尊重他的私人空間,

沒有敲門就闖入,

正好碰上小包子跟好朋友聊電話正歡。

他氣得火氣大冒,

一把把房門鎖上。

媽媽發揮自己的優勢,

做了一桌孩子最喜愛的“滿漢全席”,

想要緩和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包寶寶出門看了一眼,

頭也不回地搭上小夥伴成長的汽車,走了。

留下媽媽一個人孤單下嚥。

不久,

包寶寶更帶來了讓老母親震驚的

兒媳婦。

那顆閃亮的鴿子蛋大的鑽石,

在老母親心裡,

是孩子成人,

即將脫離自己的體現,

可她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包寶寶和女朋友出去同居,

要離開媽媽了。

她衝著小包子大喊:

“你離開了,

那我怎麼辦?”


媽媽死活不同意啊,

拽著包寶寶的手不願鬆手。

最後,

媽媽竟然一口把包寶寶吞了下去,

這樣寶寶就永遠不會離開媽媽了。

這種會傷人的愛,正是許多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

有多少家長,如同短片中的媽媽,把孩子捧在手裡都怕摔壞了,恨不得一年365天都和孩子在一起。

“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有時候真恨不得把你塞回我的肚子裡去”

導演石之予說這部短片的靈感就來源於自己的家庭,“小時候在多倫多,母親總是把我當做手心裡的小包子,一刻不離她的視線,不許我亂跑.....”

媽媽曾經對她說:好希望把你塞回肚子裡,這樣就一直知道你在哪兒。

誰都不能否認這份母愛有多強烈,誰都不能詆譭中國媽媽的偉大,她們為了孩子可以犧牲一切。

但有多少父母,以愛之名,把孩子攥在手中,把他們的生活照顧得事無鉅細,卻忘了給孩子留出拳頭大點喘息的空間。

父母總有一天會老去,不能一輩子陪伴在孩子左右。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懂得,所謂父母子女一場,都是以分離為目的的。

孩子就像雛鳥,雖然有對翅膀,但如果不給它機會,不讓它展翅去藍天上一搏,那這鳥,哪怕是鷹,終究也是斷了翼,飛不起來的。

雛鷹離開巢穴,方能學會振翅高飛。

短片中,情急之下吞下包寶寶的媽媽後悔地哭了,

好在這個有點暴力血腥的結局,

只是一場夢。

此時的房門開了,

父親把孩子推進房間。

淚眼朦朧中,

她發現夢中的包寶寶,

就是自己家的孩子。

母子之間有太多說不出的情感。


孩子拿出了帶回家的小零食,

跟老母親和解了。

就像小時候,

在公車上一樣吃起來,

只不過這次,

是兒子買給老母親的。

晚飯前一家人一起包包子,

兒子手笨,包得歪歪斜斜,

倒是兒媳婦很聰明,

老母親一教,

便心領神會,

贏得了全家人的掌聲,

中西結合的一家人其樂融融。


每個人一生要學會三次意義上的離開母親:

一次是出生,離開母親的身體;

一次是青春期,離開母親的照顧;

最後一次是生離死別,真正告別她,

獨自生活在世上。

對於父母,要懂得放手,學會及時退出。

正如,龍應臺在《目送》中說: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 不必追。”

父母子女一場,終究是漸行漸遠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