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的悲哀:“父母皆禍害”

都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是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前段時間,由廣發銀行、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得出的一份《中國家庭財富健康報告》火了。數據中顯示,在中國,大部分家庭將自己八成的錢用於購房。這不禁讓我想起匯豐銀行曾發佈過的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調查報告,與其他各個國家相比較,中國的教育支出費用遠超於大部分的發達國家,竟然排名第六。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父母皆禍害”

這似乎不難讓人發現,在中國,住房和教育很重要,而這一切重要的前提都來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愛。並且根據調查報告的數據得知,有83%的家長已經做好了為孩子成長而犧牲自己生活的準備。

然而,一個個父母的犧牲卻沒能換來餘生的好日子,相反卻是“父母皆禍害”的可怕結局,這不禁讓眾多人汗顏。

甚至有很多家長覺得,我辛辛苦苦一輩子最後卻換來子女嫌棄的下場,是不是自己付出的還不夠。

其實對於此類父母貝貝姐是需要進行嘉獎的,畢竟將自己畢生的精力花費在孩子身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最後卻換來這樣遺憾的結局也著實可惜。

畢竟,沒有這種父母孩子怎麼可能一出生就能享受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皇帝般的待遇;沒有這樣的父母孩子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輩子也經歷不了幾次挫折……(這種父母應該再多些,畢竟如今社會上的巨嬰還不太多)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父母皆禍害”

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不肯生孩子,最主要因素就是貴和累。甚至在很多家長口中得知,現在的孩子相對於自己小時候,花銷太大並且還身心俱疲。

可是如此誇張的陪伴方式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嗎?中國式的家庭教育真的很中國嗎?

1

沒自我的家長

最可怕

想必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大家都頗為熟悉,感人的劇情可謂打動了無數觀眾。包媽媽似乎像大多數中國母親一樣,一直悉心的呵護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受到一絲的傷害,然而包媽媽失去自我式的教育方式卻戳穿了很多中國家庭的痛點。

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果,什麼樣的家長自然也會教導出什麼樣的孩子。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父母皆禍害”

在中國,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方式根深蒂固,大部分已婚母親會放棄自己原本的生活一心地投入到家庭。

為此,沒有了工作壓力的母親就成了孩子生活中的遙控器,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成了母親監視的對象,而孩子的人生就成了父母外包的一個工具。

從胎前教育到蹣跚學步,再到學習交友,孩子的每一步都在母親的計劃之內。當一個個母親都在為自己的無私奉獻沾沾自喜的時候,卻不知道,這種所謂的無私奉獻卻承載著孩子太多的悲涼。

貝貝姐的姑姑就是如此,自從生了一個孩子,就辭去了月薪很高的工作,也放棄了跟朋友的日常交際,一心只撲在孩子的教育上。

每天起個大早就為了給孩子煲湯,不放心孩子寄宿就只能去陪讀,還總是通過各種渠道去打聽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所以,我表哥如今變得很優秀,洗衣做飯啥都不會,找了個姑姑認為很靠譜的穩定的工作,然後坐吃山空。

其實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照顧,只是當父母放棄自己原本的生活一心只為孩子的時候,這也不僅讓孩子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更限制了孩子成長的自由。

2

我這麼做

都是為你好

世界上最可怕的一句話就是“為你好”了,然而所謂的為你好卻一直徘徊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即便孩子很抗拒,但父母們卻依舊樂此不疲的回應道: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什麼才是真正的為你好?真正的為你好應該是尊重你的想法並且給予你信任和支持,而不是這個不能做、這個不能吃、那裡不能去。

據數據顯示,一個人從四個月大開始就會萌發獨立意識,當七個月至12個月大時就會開始對世界有個逐漸認知的過程。當父母強制性的把自己的想法加到孩子身上,不僅不利於孩子成長反倒會弄巧成拙,從而扼殺住孩子的天性。

畢竟,除了成年人之外,孩子也是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前段時間很火的《小歡喜》就圍繞著高考展開了一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拉鋸戰,其中英子的遭遇是備受大眾的同情。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父母皆禍害”

能說英子媽媽不愛她嗎?反倒英子媽媽特別愛她,只是英子媽媽給這份愛加上了一把枷鎖。在她看來,女兒的夢想和行動必須要和自己的目標計劃一致,她對女兒傾其所有的付出與自我犧牲,女兒要以百分百的順從作為回報。

除此之外,英子媽媽深情的坦白也讓英子有著更重的負擔。這種“愛的告白”不僅讓英子無法隨心所欲的規劃自己的人生,更讓英子對自己母親的遭遇倍感同情。

這似乎是大多數家庭的真實縮影,拿著為你好當藉口,看似完美無缺實則封堵了孩子一個又一個內心的呼喊。

騰訊之前發佈過一個調查報告——《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數據顯示,52%的年輕人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63%的年輕人屏蔽父母的原因是:覺得父母瞎擔心,72%的年輕人表示不會和父母溝通情感問題…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父母皆禍害”

這似乎不難看出,原本對我們體貼入微的人如今卻成了“圈外人”,甚至與父母一開始的期望背道而馳。其實這個結局是誰都能料到的,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被他人所操控,“以愛為名”的暴力也正在將孩子與父母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父母皆禍害”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在貝貝姐看來,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準則,而不是為了盲目的追隨其他成功者而打破原本的生活節奏。一心為孩子是好事,但是當自己親手把孩子培育成一個沒思想的怪物時也是十分可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