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他像鸟飞往山

他总是过不几天跑过来问我,给我买几本书吧。一般情况下,我都说好。


他的喜欢阅读,从小到现在没有间断。在他很小的时候,我们的故事已经远远达不到他的需求,就将一些电子故事下载到收音机里,他每晚就伴着故事入睡。如今,他总是将一本书拿在手里,作业后、吃饭前、睡觉前,甚至是厕所里,大多时间的缝隙,他都用来阅读。他也喜欢以书本中的故事引起一个话题和我讨论。


晚饭后,外出散步,想带着他一起,为了锻炼,也是为了交流。他不是很情愿,我若说陪一下我吧,他一般会前往。到了这个年龄,他越发调皮,也喜欢和我各种互怼,有时,我也有气急败坏,但他一般不会表现出忤逆来。


他喜欢读书,喜欢宅。当然,他也喜欢玩游戏,对运动不上心。


散步的时候,他开始聊游戏,我并不抵触,起码不会明显制止。电子产品一旦接触上,再去阻断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我总是觉得疏大于堵。所以,更愿意做引导,少做的是逼迫。


他既然把我当朋友般去交谈,我不妨用心倾听。因为,我也很珍惜作为朋友的角色。


“你爸和你玩同款,你为什么不和他聊,和我聊呢?”

“他只是玩,我和他不一样。”

“不一样在哪?”

“我也注重台词和故事。”

……


大概行至十分钟,他讲得差不多了。我问他刚看完的那本书讲了什么故事。他也乐意给我讲述书本的故事,挑选了其中一段,然后绘声绘色地讲给我听,说一位叫管辂的人如何能识破天机,细节与情绪兼具,我听得入迷。他说,你可以回去看一看书啊。他是用同样的方法来引导我去关注他认同的东西,比如作品。


不禁感慨,作一名家长并不是那么容易,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可能起不到想要的正作用。


回去真把书给我,我看完他讲的那一段,同样讲给他一遍,觉得还是他讲得好,又具象又形象。他有点沾沾自喜起来。我也不多说,只是查了字典告诉他,那个不是管ge,是管辂(lu)。


他有时因为一点小成绩而欢喜,有时愿意走捷径,对耐性认识不够,比如身体的训练,诗文的背诵等,他时有抵触心理。我对他说,有一些训练是必要的,背诵会增强理解力,还可以训练一个人的记忆力,而运动对身体同样重要。也不指望他马上付诸实践,相信明白了这些,总有一天,他会觉悟,有所改变。


虽然,生活中我们总有各种互怼,或许是因为我从来不说,小孩一边去或你给我怎样怎样一类的话。我认真听他讲述时,他也总认真听我讲完。


一直希望给他一个概念,相比物质的拥有以及名利,有趣的灵魂以及可以为之付出的兴趣是富有的。


他超级喜欢小动物,能在鱼缸前玩上一两个小时,观察鱼的习性和特征,哪只鱼身上有什么不同,他最了解。


有时,他会拿一个不起眼的悬浮物放在鱼缸里,看到浮起来,就加入一些例如小石块来增加它的重量,下沉,就换一块更小的石块……如此反复十几次,直到它在水中达到一个平衡。


这样的行为对于他有什么意义,我不是很精准地知道,但我觉得他可以自我思考和实验,长时间地与自己独处,不会像大人一样焦虑,他的内心应是欢喜和舒展的。这样很好,值得保护。


他养鱼、养虾、养螃蟹,孵小鸡、养小鸡……我也给他买相关的书籍——《所罗门王的指环》、《观赏鱼图鉴》、《海洋百科全书》以及各种动物小说等,提供他得到更多动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但除了这些,他还想养另一种动物——小鸟。


有天在菜市场,他看到有一个花市,跑进去看有什么,结果听到了鸟叫。问我,养只鸟吧。


“但家里实在没有合适的地方。”


他不死心,又跑到爸爸那里。


“爸,买只鸟吧。”


“咱们住楼房怕是不合适吧。”


他有点失望。


“我知道了,那些成为生物学家的人,百分之九十都是和家人有关。”


......


我知道他说的是《希腊三部曲》中的做者杰拉尔德•达雷尔,也就是英剧《德雷尔一家》里的杰瑞原型,他从小就在家里领养各种动物,有时将动物领到屋里,有时立于一面破石墙前就能观察一天,因为墙上有蚂蚁、蜜蜂、蜘蛛等等这些他认为的朋友在。虽然家人也时有微词,但还是更多地给予支持。特别是他的母亲,她对孩子的勇敢、尊重和包容,让我深深钦佩。


长大后的杰瑞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生物学家。


我知道他这是把自己和杰瑞比,把我和她的妈妈做比对,虽然我做不到,但我也并不生气,觉得他能有这样的觉悟也不错。


“也许你可以先学会照顾好你现有的小动物,再去考虑其它的”。


虽这样回应了他,但也发现,现在的小孩子问题多、想法多,想做他的朋友,引导他,家长必须不断成长。我现在能做的是对他有足够的尊重,也把他当成小大人,对他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半鼓励和支持,并引导他为之付出。


无论是照顾动物,还是阅读,都是让他心生欢喜的动作,这种动作可以让一个人在庸俗的生活中,心里保持着一些光亮。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