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至两汉玻璃器的发展状况如何?有怎样的制作工艺水平?

随着玻璃器生产的发展,玻璃生产逐渐从冶炼金属业中分化出来,进入战国以后形成了较为独立的专门手工业,技术得以提高,种类也开始增多了。这一时期玻璃器的一大特征是仿玉,种类有玻璃珠、玻璃剑饰、玻璃器皿及玻璃装饰品。玻璃珠除圆球形、扁圆形之外,出现了六边鼓形、八棱形等多种形状,并且以蜻蜓眼玻璃珠为其典型代表。玻璃剑饰约出现于战国中期,并流行于战国晚期到西汉初年。例如战国玻璃鞘带扣,是附于剑鞘靠上端的饰物。白色玻璃制成,上视为扁平长条形,两端微微向下内卷,侧视在内面下靠近一端附有一长方形穿孔。玻璃装饰品主要有璧、璜、耳玛、带钩、衣片等等。

璧是玉礼器中的重器,随着战国玉璧的饰品化出现了仿玉的玻璃璧,特点是战国早期薄而小,中晚期多厚而大,而汉代的玻璃璧较战国形制规整,璧体的圆度较好,厚度比较均匀,光洁程度较好。玻璃耳玛出现于西汉,结束于东汉,是一种喇叭状或束腰鼓形的耳部装饰品。带钩是一种勾状的腰带连结器,多以金属、玉器制作,1954年广州出土了一件西汉玻璃带钩。值得注意的是,玻璃带钩虽然多见于汉代,但在战国时的金属带钩.上就已经有镶嵌玻璃块的。玻璃容器出现于汉代,是较为独立的玻璃品种。它的出现是中国玻璃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此后玻璃陈设品和生活用具逐渐占据了玻璃器型的主流,引发了玻璃制造业的大发展。

汉代的玻璃容器品种较少,只有碗、盘、耳杯、杯等,而且数量很少。1968年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了玻璃盘、玻璃耳杯;广西合浦县风广岭东汉墓出土了一件弦纹圈底玻璃杯。这几件器物器型规矩,色泽匀净,但是杂质较多,是汉代玻璃容器的代表。这一时期的玻璃器不仅器型上仿玉,纹饰也同样仿玉。例如谷纹、蒲纹、柿蒂纹、云纹、蟠螭纹、兽面纹等都是这一时期玉器上广泛使用的纹饰,而玻璃器也在相应的仿玉器上移植使用。如柿蒂纹用于剑首,取其“

木中根固,柿为最”的坚固之意,谷纹、蒲纹则结合用于玻璃璧和璜上,螭虎纹用于剑饰等。

这一时期玻璃的成分没有大的改变,基本上还是铅钡系统的低温玻璃,含铅量和含钡量偏高,“色甚光鲜,而质则轻脆”。产品以自产为主,少量为外国或西域等地的舶来品。铅、钡含量比例不断变化,基本上是氧化钡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到汉代以后就消失不见。因此,含有氧化钡是西周到汉代中国玻璃器最突出的特征。除主流的铅钡玻璃外,钠钙玻璃、钾玻璃、钾硅玻璃等同时存在,尤其是东汉时期钾玻璃在广西、云南等地的崛起,导致了岭南地区钾玻璃在宋代以后的流行。至于战国时期部分地区出土的钠钙玻璃,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因此不能肯定是自产还是外来。

但是鉴于中国玻璃配方长期的不稳定性,因此,不排除少数钠钙玻璃为中国工匠自产,大部分则或是舶来品,或是中国工匠利用外来技术制造,或是外来工匠在中国制外来的玻璃器,造型、装饰、成分等与中国自产的玻璃器有明显不同。典型的如1987年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玻璃瓶,吹制成型,在深褐、橘黄、绀青、暗紫之不规则的地色中缠绕乳白色线纹,又由于表面有风化层,浮现出闪烁的金黄色光泽,斑驳绚烂,非常美观,是一件典型的罗马搅花玻璃器。又如广西贵县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碧琉璃杯,色呈淡绿色,表面经风化变乌,腰部有三道凸起弦纹装饰。经分析属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成分相符,被认为是东汉时期由罗马传入我国的。

我是“娟儿666,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