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十年的基层生活(一)

一眨眼,我已经在市里工作三个月了,但是每个早上六点我总要看看信息,生怕漏了县里的工作指示和镇里领导的安排。

突然想起来,我再也不用看那些群了,如今的工作都是安排好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就算要加班也不是这种突如其来的。

然后我又睡了,妻子做好早餐,我可以7点再起床,然后出门。

十年了,我总算从基层爬出来了。说这话可能政治不正确,有些人就喜欢用奉献,责任和担当来束缚你,不过我觉得党和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我已经完成了。这十年我给我工作的小镇还是干了一些实事,虽然说我可能就是一个兵仔,但是这个小镇的每一点变化都有我的参与。

十一年前,我21岁,准备入党,当时院党委书记找我谈话,我说“我要到基层去奉献我的青春和热血。”一年后我履行了我的诺言,成为了我老家的一名乡镇公务员。

其实,说奉献基层境界太高。说的现实一点,我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因为我父母都是农民,而且年纪已经很大了。更现实一点,我想当官。

体制外的人永远对当官这种想法给予猛烈的抨击,认为是对权利的迷信,是一种不正常的价值观。

首先能成为管理层是对你工作和能力的认可,政治上有追求是一件正常的好事。不想当官才不正常。

现在有些新闻报道提到某些地方的人不愿提拔被处分,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不愿意担当,现在的官不敢当。现在的导向就是很多人不愿意被提拔,特别是提拔成基层领导。

当官是一个体制内人的追求和信仰,是价值的体现,只有比别人更优秀才能当上官。当然这是排除通过非法手段谋求职位和权力的当官理念。

当年我还有其它选择,我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我时常会想,如果我当年继续坚持学术追求,没准现在会更好,但是人生不会有后悔药的。

我就职的那个小镇其实条件还不错,环境并不艰苦。我时常会要腰痛,我的朋友说我肾亏,说是办公室病,其实他们不知道那是我扛沙袋拉下的毛病。

14年,我们那个小镇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台风袭击,海堤全毁,我在大堤上扛了三天的沙袋,把腰给弄坏了,当时天天下雨,身上从来没有干过。本来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可能坐在办公室做后勤和协调就可以了,可是危险来临时,你作为基层人员只能冲在最前线。

我庆幸我当时结婚了,要不然……嘿嘿。

在海边,小时候最喜欢刮台风,一来不用上课,二来爸妈也不用干活,大家就在家里玩。然而当了公务员,每次台风一来就要全员值班,要随时准备抢险,人家机关都停工,我们要加班。你还要保证不出问题,别伤人,别死人,要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