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阳光的重庆人

要说起重庆人的最爱,大家基本都自然会想到火锅和麻将。在我看来,重庆人最爱的是太阳,最乐此不疲的事情是追赶太阳的脚步。

无论是只有不到半天的冬日暖阳,还是从上午八点照到下午六点的全天候太阳,重庆人只要看到太阳,就尽量放下手中忙碌的事情,急匆匆来到户外抢占一个好位置,与太阳来个“亲密接触”。如果遇到周末,再爱睡懒觉的人都要早早来到户外,公园、校园、江边或者郊外的田野,但凡是视野开阔的地方,全是欣喜的晒着太阳的重庆人。即便是在酷热难忍的夏季,也总还有在清晨趁着日头还不够毒的时候拥抱阳光的重庆人,也还是有无数人因为太阳白云烘托的湛湛“重庆蓝”而欢欣喜悦。重庆人身上真正印证了“大山的子孙爱太阳”这句歌词。

晒太阳对重庆人来说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在搜索记录里很容易看到重庆人对于晒太阳的各种提问。重庆晒太阳的地方?重庆主城晒太阳的地方?重庆江边晒太阳的地方?重庆喝茶晒太阳的地方?重庆开车晒太阳的地方?冬天重庆晒太阳的地方?不一一列举。似乎重庆人的休闲全是围绕晒太阳开始的。看来重庆人开门几件事,还应该加上晒太阳这第八件。

重庆人晒太阳是基本上是群体性的。周末的晴朗日子里,全家出动或者几家人相约去晒太阳是一种常态。约不约你晒太阳,似乎代表了你重庆人心目中的分量。重庆人觉得阳光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和最亲密最要好的人分享。无论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携老扶幼的中年人,甜蜜无间的情侣,还是嬉笑玩闹的孩童,都在温暖的阳光中笑逐颜开。

重庆人晒太阳很讲究带“装备”。老年人一般会带有水杯、老花镜,花丝巾或者比较潮一点的帽子。老花镜帮助把阳光下的美好事物看得真切,花丝巾或者时尚帽可以把最满意的自己和最爱的艳阳天完美留在相册里。孩童们的装备最多的是他们的玩具,从一小汽车、滑板车、布娃娃等不一而足,然而即使他们忘记带装备也不怕,孩子们常常具有化平凡为神奇的能力,一片树叶、一朵落花或者一只蜗牛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眼中高大上的装备。为了晒太阳,最费心思的是中年人。他们要带着垫子、吊床这样一些便于占据“地盘”的装备,还要为家人准备水果、零食、纸巾、垃圾袋等旅行必需品。没错,重庆人在自己家门外晒的每一次太阳,都不亚于一次短途旅行。

重庆人晒太阳的心情既急切而又慵懒。有些人的急切在于担心慢一步阳光被乌云赶跑,或者减弱乃至吞噬力量。毕竟在天无三日晴的重庆,太阳太过于调皮,出半天太阳,或着出一小会儿太阳都是常有的事,也都是重庆人只能感恩不能抱怨的事。有些人的急切在于担心慢一步不能找到一个最佳位置。然而,晒着太阳的重庆人确实有些慵懒的。前一秒还火急火燎的重庆人,只要在阳光下就位,就变了一副样子。或者海阔天空般地谈天说地,或者放空一切般地静坐冥想,或者像盖着阳光做的被子般地回到睡眠姿势,或者目光悠闲地看山看水,看桥看人,听风吹树叶,听蜂语鸟鸣,听孩童们银铃般的阵阵笑声。有些人在行走中恰巧遇到出太阳的好天气,来不及拿装备,就非常随意地找张长椅,或者找块石头,或者直接找块草地坐下来或者躺下来,总之是停下来,心满意足地晒一晒。

重庆是雾都,常年云雾缭绕。气候上雨水丰沛,冬天寒湿阴冷。重庆的天气属于一年四季任性地随机播放。重庆又是山城,高楼大厦林立。由于阳光属于稀缺物,重庆人真的是给点阳光就会非常灿烂。在我国苗族,有赶秋这个热闹喜悦的节日,即:立秋时,群众停止干农活,盛装结伴,欢聚一起,开展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宋代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里面写到:“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重庆人对艳阳天的极度依恋情结,与上面的赶秋或者赶春的喜悦极其相似。重庆人的喜好也是围绕阳光而来。比如说在阴冷潮湿的日子里,感受不到阳光的火辣辣,就三五成群围座着吃火锅,把身体上渴望的温暖由味觉上的酣畅来弥补。既然没有艳阳天那种日子让人短暂忘怀烦忧,那就来搓搓麻将这种轻松惬意、放空自己的娱乐活动吧。当然也许是,先有了重庆人打麻将,然后有了重庆一边晒太阳一边打麻将。

重庆人对阳光的追求,就像是在追赶着自己的美好生活。重庆人享受阳光的惬意,外地人看来似乎有些闲散不知上进的味道。其实,只有重庆人自己知道,艳阳天过得惬意,是为了在阴雨天更加坚定地前行,也只有艳阳高照才能驱散生活中常有的阴沉湿冷。重庆人像个独特的学生一样,在学习的时候玩命地学,在玩耍的时候放开的地耍。追求巴适的重庆人,也同时是舍得气力、不怕苦难、艰辛创业的重庆人,这一点全国各地的渝籍外出务工人员可以清晰看出。重庆人的词典中,没有伤春悲秋,有的只是遇到阳光使劲晒,遇到雨天且等待,或者把雨天变为心灵上的晴天的这样一种乐观、务实甚至旷达的情怀。这可能与重庆的抗战文化、移民文化有一定关系。

心中充满阳光的重庆人正大步追赶着新时代新机遇下一个个滚烫炽烈的关于奋斗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