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经济,还得“悠着点”

榆树时评||追赶经济,还得“悠着点”


在田径接力比赛中,如果前面三位选手有人掉棒,第四位选手一定会尽全力冲刺,但是,却往往由于发力过猛,适得其反,反而追不回前面落下的名次。

比赛如此,发展经济也是同理。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都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到首位,经济发展无形中受到冲击,特别是一季度的经济发展指标距离预期相差较大。于是,各地党委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试图挽救经济损失,促进消费内需。主要领导带头就餐、消费、直播带货,鼓励机关单位和企事业职工原地疗养,带动本地消费,等等。这一系列“组合拳”无疑对近期经济低迷的局面有所缓解。在一些县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出现了“决战决胜”二季度经济发展的字眼,可见发展经济,把过去的损失追回来是何等的迫切和强烈。

但是,万事都有其规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就拿刺激消费来说,实际上,疫情期间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从没短缺,基本消费项目从没减少。那些因疫情无法展开的第三产业,实际上也只能“望疫兴叹”,短时间内生意萧条、压力增大、发展滞缓的局面必定是无法扭转。

即使是基础大、增速快的工业经济,归根结底也是以人的参与和推动为主链条的,即便全员满负荷上马投入复工复产,也能够计算出其生产总值的上限,而实际中也许还达不到这一点,那就更难说如何去“决战决胜”了。

“欲速则不达”,追赶经济,反映的是一种急躁心理,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担当,展示的是一种精神意志。越是到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和自身实际,科学做出预测和筹划。

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没有被有效遏制,各国的主要精力都在控制疫情蔓延工作上,经济发展迟缓是全球性问题。而我国在率先取得疫情防控工作阶段性胜利后,已经逐步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把其他国家远远抛在后面。此时,我们更应当理智从容,整理好凌乱的步伐,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制定政策,稳步推进,把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把经济发展质量搞上去,多做有利于长期战略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而不是一味贪快贪大,盲目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由于疫情的影响,一季度的发展指标无法如期完成,二、三、四季度的发展指标却能加速赶超,全年目标如期实现,也会说明我们的宏观规划存在不科学、不务实的地方,弹性空间过大,统计水分过多,生产节奏过乱,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的“消化不良”、“泡沫溢出”等问题,长期下去,必将引起新的不良反应。

诚然,在疫情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我们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促进投资、扩大消费等工作上。但这些工作切不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强制消费、强制投资等做法违背人民意愿和经济发展规律,无异于杀鸡取卵,必须要“悠着点”,只要把基本民生项目建设好、保障好、维护好,民心就稳,社会就稳,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就稳。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还会引起一系列恶性循环。调整发展目标、优化统计数字,用光鲜亮丽的台账成绩,制造虚假繁荣,虚假复苏,必然会受到人民的批判和历史的惩罚。追赶经济也是要靠一步一步地追,一米一米地赶,那不是段誉脚下的“凌波微步”,也不是令狐冲使出的“无招胜有招”,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尊重数据,尊重事实,尊重规律,把当前的事做好,把未来的事筹划好,慢慢找到自身经济发展的节奏,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气馁、不能因为一时的低迷而急躁。

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反思是多方面的,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一定要注意克服和避免。在这样的历史当口,每一个国人都要进行深刻反思,主动作为,集中精力解决暴露出的各种矛盾,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质量和速度面前,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社会发展质量。如果我们是赛场的接力选手,参加的一定不是4*100这种短跑接力项目,而是一个中长距离的接力比赛。在那样的项目中,需要的是技术、耐力、体力、心理、意志等素质全面的中长跑选手。在那样的赛道上,假如我们某一棒落后了,后面的队友一定会以稳定的速度追上去实现反超,并赢得最终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