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大会和鸿门宴,哪一个更凶险?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这两个宴会。

鸿门宴,是项羽在秦国都城咸阳郊外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那时还是小弟的刘邦要去向大霸王项羽解释并请罪,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和项羽告密说,小刘有野心,“欲王关中,珠宝尽有之”。

项羽很生气,后果可能很严重。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刘邦知道他那时候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是硬着头皮去的,或者说是提着脑袋去的。

都说“鸿门宴,宴无好宴”,几乎是凶险的代名词。

蟠桃大会,是天庭的王母娘娘每年在宝阁瑶池举办一次的享受仙桃的胜宴。

邀请天上各路神仙,什么五方五老,上八洞三清四帝,中八洞、下八洞神仙,十洲三岛仙翁,等等等等,各路大仙趋之若骛,以有一张蟠桃大会的入场卷为荣。

蟠桃大会也是“瑶台铺彩结,宝阁散氤氲”,有玉液琼浆,香醪佳酿,还有那九千年一结果的仙桃,吃了可以和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看上去一片祥和,怎么说也谈不上凶险吧。

但是,很多事情却没有你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在我看来,蟠桃大会比鸿门宴更加凶险。

如果说鸿门宴的凶险等级是3级的话,那蟠桃大会的凶险等级可以达到最高的9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先看一看这两个宴会的结果。

在鸿门宴,刘邦有惊无险的逃离项羽的地盘,返回霸上。

刘邦可以说是全身而退。

在蟠桃大会,后来成为唐僧三大高徒的齐天大圣,天蓬元帅,卷帘大将,却都无一例外地“栽”在了那浮华艳丽的瑶池宝阁。

从此真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天庭的一切特权都没有了。

比如时间特权: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差了365倍。

比如美食特权:玉液琼浆、龙肝凤髓没有了,九千年一结果的仙桃没有了,而是要到下界以吃人度日。(孙悟空除外)

比如地位职称:猪八戒是天蓬元帅,曾指挥八万水军,风光无限,之后却在下界为妖,在高老庄为了几个馒头和一个翠莲,在地里干苦活。

比如人身自由: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500年,被喂以铜汁铁丸过活。

还有其它很多很多...

我想天壤之别,说的就是这个吧。

天下最凶险的事是什么?

是你身处凶险之地,而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

这是鸿门宴与蟠桃大会最大的区别。

刘邦非常清楚自己在鸿门宴会遭遇的险境,为此他做了充足的准备。

刘邦带了人,樊哙、张良,还有百来个随从。出谋划策,随机应变有张良,浴血奋战,杀开血路有虎痴一样的樊哙,真要逃跑,也有马匹随从。

刘邦还带了礼物,白碧一双给项羽,玉斗一双给范增。礼多人不怪,面子上要先过得去。

刘邦关键也知道自己有内应,项伯是张良的好朋友,早就把项羽的内部情况和他说过了。已经知己知彼,也是因为有了这一切,他才敢去,否则,以刘邦的性格可能早已经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就不一样了,他们对蟠桃大会可能就是个整人(仙)大会的计谋毫不知情。

估计是甩着膀子,腾云驾雾就去了,不就是欣赏歌舞,享受美酒仙桃嘛,好事啊!

什么准备工作也没做,一个水军都没带,可能还没来得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被整懵了。

现实就是这样,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在蟠桃大会上都被判了死罪。

他们在去赴宴的路上能想得到是这个结果吗?

这不是比那鸿门宴要凶险得多?

鸿门宴是在相对简陋的军营里举办的,筹备时间也不长,隔天就办妥了,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军营里的一顿便饭。

军营里除了兵器,几乎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从器皿上来说,最多有造饭的大铁锅,吃饭的碗杯等,都是粗糙耐用的。樊哙甚至直接把肉放在盾牌上切着吃,大手大脚的,放得很开,无所顾忌。

蟠桃大会就不一样了。

它的筹备期限就很长,齐天大圣就没熬过筹备期就被办了。

发请帖,排座位,准备美酒仙桃,布置宴厅等。宝阁瑶池里的装饰用品也是极尽奢华,什么“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奇珍异宝,琳琅满目,每一样都价值连城。

卷帘大将就是在蟠桃大会上失手打破了玉玻璃,就被“卸冠脱甲”,推向杀场,多亏赤脚大仙说情求饶,才免了死罪,被贬下界。

你看这有多凶险,这分明是设计陷害嘛。

玉玻璃再有价值,总不能让卷帘大将用命来陪吧,而且还不是故意打碎的,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倒和现代的“碰瓷”有点像。

更何况,天上法力强大的大仙这么多,复原一个破碎的玉玻璃,还不是举手之劳?要知道,连人参果树都可以起死回生,别说一个玉玻璃了,估计派个刘谦去都可以,怎么问都不问,就直接推向杀场了呢?

(真是细思恐极)

可能是卷帘大将平时得罪了什么大仙而不自知,受了暗算了。

蟠桃大会可能还真是个整人(仙)大会。

所有表面上看似凶险的,一般都不那么凶险。

鸿门宴上可是舞刀弄剑了的,酒席间是刀光剑影,为此还有个著名的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有点凶险,但都在意料之中,不慌。

这时候,刘邦的内应项伯起作用了,他也拔剑起舞,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使得项庄想在酒席间直接刺死刘邦的计策不能得逞。

蟠桃大会上,是另一番风景。

没有舞刀弄枪的,但是一定有那七衣仙女,百花仙子,嫦娥等在宴会上舞眉弄袖,歌舞助兴。

这,凶险吗?

还真凶险,天蓬元帅就没忍住,着了道。

要说天蓬元帅喝多了酒,一时兴起就调戏嫦娥,估计很难让人信服,他一定是对嫦娥心仪已久,平时嫦娥要是从身边走过,估计也要吹个口哨,嘻哈一下什么的,这很容易引起其他喜欢嫦娥的人的厌恶,一定会想方设法除去这个眼中钉。

那什么办法最好?

引诱天蓬元帅犯错误嘛,这样就可以抓住把柄,一剑封喉。

举个类似的例子,春秋时期,有个著名的故事叫“郑伯克段于鄢”,说的是郑庄公和其同胞兄弟公叔段之间为了争夺王位的斗争。

郑庄公采取的策略就是纵容弟弟公叔段,让他为所欲为地犯错误,挑逗公叔段在时机还未成熟的时候就谋反武力夺权,所谓的“挑起速来”,然后再以谋反的罪名出兵杀了公叔段。

天蓬元帅这里应该是遇到了相同的情况,天庭里也有个“郑庄公”在暗处,谋划了这一切,“挑其速来”。

天蓬元帅一直被蒙在鼓里…

天蓬元帅如此就在蟠桃大会被拿下,也是死罪,这次是太白金星出来求情,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改刑打了天蓬元帅2000锤,把原来还挺帅气的他打得脱了型,变得丑陋无比,再贬到下界投了猪胎,到处吓人。

这个后遗症一直带到了取经路上,在人多的大街上,唐僧常叫八戒“收拾起嘴脸”,低眉顺眼的走路。

这里就可以看出那个天庭里躲在暗处的“郑庄公”的险恶用心了吧。

让你自惭形秽,再也不会动嫦娥的念头。

蟠桃大会真是无比凶险。

最后再说说鸿门宴和蟠桃大会的大环境。

在鸿门宴上,项羽真的能杀刘邦吗?

答案是“不能杀”。

当时攻打秦国并支持项羽的队伍有近二十多支,刘邦只是其中势力较大的一支,项羽攻破咸阳后分封的诸侯就有近十八个王,如果在鸿门宴真杀了刘邦,那其它十八支队伍怎么想?

会不会一起倒戈对抗项羽了?因为能对刘邦下手,也能对他们下手。

所以在当时局势未稳的情况下,项羽还真不能杀刘邦。

蟠桃大会就没这么复杂和其它顾虑了,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也不算什么大人物、狠角色,齐天大圣也就是个不自量力的泼猴,正是杀鸡骇猴,显示威严的时候,说出手也就出手了,只是要做得人不知鬼不觉,光明磊落而不留把柄。

那还有比一年一次的蟠桃大会更好的契机吗?

不知道,这么一说,你是不是也同意蟠桃大会实在是凶险过于鸿门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