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用黄金来吻你,世界上最昂贵的油画记录被刷新——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 黄金时期 画作



一幅画究竟有多大的魔力,让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奥地利美术馆只为一睹它的真容?终身未婚,屡屡创作出神秘性感作品的象征派画家克里姆特,用金片和银箔装饰出旷世杰作—《吻》。



据伦敦泰晤士报导,曾邀请读者评选200位自1900年至今的最伟大艺术家。名列榜单前五名的艺术家分别是毕加索、塞尚、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莫奈和杜尚。


此次评选共统计了140万张选票,花费了4个月时间得出结果。对于毕加索、塞尚、莫奈等人,我们都很熟悉,


而克里姆特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的肖像》更以1.35亿美元高价成交。于是有人问: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画凭什么“那么昂贵”?


克林姆特出生于维也纳,1876年,他获得了前往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也就是1907年曾拒绝希特勒入学的学校)的奖学金,



并在该校就读至1883年,被训练成为一名建筑学画家。毕业后克林姆特与其弟及友人成立了设计工作室。


克林姆特的艺术深受荷兰象征主义画家图罗普、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霍德勒和英国拉斐尔前派的比亚兹莱的艺术影响;同时吸收了拜占庭镶嵌画和东欧民族的装饰艺术的营养,致使他的画具有"镶嵌风格",



后来由于他对色彩强烈、线条明快的中国画、日本浮世绘艺术产生兴趣,使得他的画风又发生新的变化;他还以平面化的装饰图案组成他的艺术品,使作品具有华丽的装饰效果。


1880年,克林姆特从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得到了黄金勋章,彰表他为维也纳宫廷剧院的壁画所做的贡献。克林姆特也成了慕尼黑大学与维也纳大学的荣誉会员。


从1890年代末期开始,克林姆特在阿特尔湖岸度过了一年一度的暑假,并在当地画了许多风景画。


克林姆特成功地在他的阿特尔湖风景作品上将三维空间压缩成为二维平面,就如同人们透过望远镜观察到的景色。



1894年,克林姆特受托创作三幅画来装饰维也纳大学大厅的天花板,他创作了《哲学》、《医学》与《法学》,其激进的主题与取材遭到来自政治、美学与宗教等不同方面的批判,被评为"色情"。


最终,克林姆特的三幅画并没有被放上天花板。后来在1945年5月这三件作品被纳粹党卫队销毁。



克林姆特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表现方法,以严谨的造型和浓厚的色彩为其特征。成立分离派之后他便开始探索装饰性和象征性相结合的表现风格。


1897年,克林姆特等人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克林姆特担任了第一任主席以及期刊《圣春》的总裁。克林姆特待在分离派里一直到1908年。维也纳分离派的目标是提供年轻的非传统创作者一个发表的平台,



替维也纳带来外国画家的优秀作品,并自行发行杂志来展示团员的作品。分离派声明没有任何宣言,也不主动鼓励任何显著的风格,自然主义、写实主义与象征主义和平共存。


自创立"分离派"后,克林姆特开始将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装饰趣味引入绘画表现中,用孔雀羽毛、螺钿、金银箔片,蜗牛壳的花纩、色彩和光泽,创造出一种"画出来的镶嵌"效果。


1902年,克林姆特为第十四届维也纳分离派展览完成了《贝多芬横饰带》的壁画,展览主题是对作曲家的歌颂。展览结束后,直到1986年前才被再次公开展出。


1909年,克林姆特为布鲁塞尔斯托克莱特公寓的餐厅创作的壁画《生命之树》,大胆而自由地运用各种平面的装饰纹样,形成富有东方色彩和神秘意境的效果。



克林姆特绘画后期的"金色时期"为他带来了正面评价与成功,并被认为是他的巅峰时期。克林姆特此时的作品常使用金箔。其绚烂夺目的"金色时期"的代表作包括1898年的作品《帕拉斯•雅典娜》,


那幅2006年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油画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1907)以及创作于1907-1908年的《吻》。


除了风景画之外,克林姆特画作中的主角绝大多数都是女人,主题常为"爱"、"性"、"生"、"死"。借用女人与情欲表达他对自身的毁灭,是他作品一直表达的主题。



他在自己的画室里看女人间的相处,了解女人,捕捉女人,思考女人,女人就是他的眼睛,是他的笔触,是他从中窥视世界本质的元素。


克林姆特的女性肖像绘画具有强烈的装饰色彩,但非常和谐,具有繁花灿烂的装饰美。人体扭曲、修长、变形,呈现轻微颓废与轻微造作的美感。


除面部和裸露的身体,人物服饰以及整个画作的背景往往都被满满填充进抽象的几何图案。画面也常常弥漫出浓烈的抽象、象征和神秘主义气息。可是在绚烂的表象下,又总能窥见画中人的愁闷、悲伤、缄默与绝望。



克林姆特的作品《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的肖像》(阿黛尔1号)中的模特是奥地利制糖业富商费迪南德•布洛赫•鲍尔的妻子。克林姆特把阿黛尔画成身穿一件金色斑点的长裙,仪态高贵、眼神迷离,


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的样子。作品构图严谨细致,修长变形与写实相结合的造型,被包围在充满抽象、象征的甚至神秘意味的气氛中,具有花坛般的装饰美。


画面以金色作背景底纹,各式金黄色纹样图案构成的衣饰包裹着人物的优雅形象,整个画面显得高贵华丽,金碧辉煌。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的肖像》2006年6月20日,这幅奥地利著名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以1.35亿被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收购,创下当时单幅人物肖像油画最高拍卖价纪录。


克林姆特在完成《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5年之后,又为阿黛尔画了另外一幅肖像:《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像二》(即《阿黛尔2号》)。这两幅肖像画的风格完全不同。如果说第一幅是克林姆特在为一个有钱的贵妇人作画,整幅画得雍然华贵,高高在上,金光四射。



那么第二幅画似乎是在为一位红颜知己在作画。画面上表现的阿黛尔穿着一件浅色的长裙,着一领白色蓝边的长围巾,表情自然优雅。整幅画显得亲近平和,就像往日的朋友。


克林姆特在作品《女人的三个阶段》中,运用象征的手法将女人的一生——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阶段浓缩在一幅画中。这是一首不可逆转的人生三部曲,表现出画家对命运的感伤。



这幅作品的构图类似十字架,上方大块黑颜色,这可能喻含对死亡的恐怖,表现了画家对生与死的观念。


1918年2月6日,55岁的克林姆特因中风和肺炎在西班牙去世。 令人惋惜!


看克里姆特的画感觉复杂又单纯,放纵又忠诚,若想总结一下他的艺术人生,最恰当的莫过于他自己的这段话了。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是一个夜以继日不停作画的画家而已。如果谁意在了解作为艺术家的我,唯一有意义的办法就是仔细观察我的画作, 试着从中了解我是谁, 我究竟想要做什么。”——克里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