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封锁”之后:复苏不是一蹴而就

云锋导读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阴影下,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已成定局。 “大封锁”或成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可能超过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已经逐步开始恢复,美国也开始将“正常化”提上日程。但是经济下行并未到底,复苏之路也遍布荆棘。

云锋金融通过分析上周公布的关键宏观数据,看未来交织的光明与黑暗。


美国:经济仍在探底 工业零售重创

“当经济停摆时,就好像把灯关了一样。除了杂货店和网店,其他领域没有什么生意。到了经济重开后的某个阶段,你会看到消费反弹,但这种复苏根本无法抵消我们长期以来所失去的。”


犹记上个月此时,我们在“不但股市亏了钱 或许饭碗也难保”中透过前瞻性经济数据看到了经济前景大幅恶化的风险,当时陡升的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给市场敲了一记警钟。不到一个月,伴随着确诊病例的指数级增长,经济恶化的速度和程度令人猝不及防。

疫情相关的停工潮打击了制造业,美国3月份制造业业产值创1946年以来最大降幅。3月份美国制造业产值环比下降6.3%,而工业总产值也录得1946年以来最大跌幅(-5.4%)。此外,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2.7%,为2010年4月份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工业总产值和设备使用率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零售业更是一片惨淡。随着疫情蔓延和防控措施的进一步升级,美国整体零售销售环比下降8.7%至4,831亿美元,创1992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

美国零售销售总额月增幅(%)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从具体细分行业来看,3月美国服装零售销售额下降50.5%;家具用品销售额下降26.8%;餐饮类零售销售额降幅为26.5%。不过,由于更多人居家办公和大量抢购洗手液等清洁用品,部分类别零售额环比出现上升,譬如食品饮料等商品的销售额环比大涨25.6%,而电子购物为代表的非商店零售也录得3.10%的正增幅。不过,

恐慌式抢购可提升部分商品的零售额,但无法弥补零售业的整体下滑。

美国零售销售额分项月环比

资料来源:美国普查局,云锋金融整理

更可怕的是,这些锐减的数据不是过去式,而是进行时,毕竟3月大部分时间里,经济还没有被关停。美国经济仍有下行风险。

首先是仍陷困境的劳动力市场。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在过去三周暴涨,在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合力救济下,虽然有所缓和,但离脱离危机尚远。4月份失业人数还可能会继续攀升,这将大大削弱消费能力。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千)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再者是比3月更为糟糕的4月调查数据,纽约州制造业指数和美国住宅建筑商指数的下滑都到了少见的深度。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下滑56.7点至-78.2,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最新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NAHB)住宅市场指数,因为冠状病毒大流行使潜在购房者居家隔离,美国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数4月暴跌至近八年来最低水平。

纽约州制造业调查指数和费城联储企业前景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全美建筑商协会(NAHB)市场指数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而在这些不利因素下,

上周美国消费者舒适度指数继续快速下滑,降至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的最低点(44.5)。过去的四个星期中,该指数已经累计下跌18.5点,是该调查进行34年来的最大四周降幅。其中,经济景气度分类指标下跌7点至37.4,降幅为历史第二高水平,仅次于此前一周的10.6点。其中,购买景气度分类指标下降5.9点至37,为2015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企业裁员和商店关闭,个人理财分类指标维持在逾两年低点59.1,较1月底的历史高点下降12.1点。

彭博美国消费者舒适度指数

资料来源:Bloomberg

经济损失已经很大。上周,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分三阶段解封,并授权各州自行决定。他渴望将疫情危机甩在身后,希望最早5月就开始恢复正常营业及社会活动。理想是美好的,但是历史经验证明巨大的公共事件冲击之后,是崩溃的信心和缓慢的复苏。更不用说美国疫情仍然严重,上周每天的新增病例保持在三万左右。

中国:经济渐有起色 “报复性消费”不存在

“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一直在上山,上山的时候最怕速度慢,所以必须开足马力,不能松油门,但未来十年我们面对的是下山路,这个时候最怕速度快,必须控制好速度,尤其是疫情之后,下山的路更陡了,千万不能让刹车失灵,但也不能错踩了油门。”


美国处于“战疫”的胶着阶段,而中国的疫情在2月已得到控制,目前稳步走上复工复产的道路。

在经历了从今年1月下旬以来的经济活动停滞之后,29年来我国GDP首次单季负增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第一产业下降3.2%,第二产业下降9.6%,第三产业下降5.2%。

中国GDP季度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尽管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但从单月表现来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仅下降1.1%,降幅较1月份至2月份收窄12.4个百分点,且环比增长32.13%,整体上看,工业产出规模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复工复产逐渐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恢复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和产能利用率

资料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在社会消费经历断崖式下跌后,消费有所恢复,但原本预料的“报复性消费”却并没有到来(一季度-6.8%!报复消费?不存在的)失业、降薪、CPI居高不下以及消费意愿的减弱,导致了一季度消费的低迷,而线上购物的增长弥补了部分损失。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50亿元,同比下降15.8%,降幅比1—2月份收窄4.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

资料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分项看,只有网上“吃”的分项逆势增长超过20%,“穿”的分项跌超15%。


社会消费品零售分项累计同比(%)

资料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但是3月环比增长6.05%。封锁措施和出行限制都导致春节后劳动力短缺,国内外需求锐减也可能通过订单下降反馈至制造业,这些都造成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下跌。但是,在政府恢复经济建设以及通过专项债发行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的努力下,

3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都得到了提振。

此外,尽管房地产销售依然负增,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已经回正。从近期30大中城市的高频数据看,地产销售只恢复了7成左右。销售走弱加大了房企资金流的压力,也会制约投资增速。不过仍要关注未来政策走向和需求变化。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

资料来源:Wind,云锋金融整理

另外一个问题是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2020年以来失业率上升明显,1月和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和6.2%,环比分别上升0.1和0.9个百分点,但是3月份失业率较2月份高点有所回落,为5.9%。而随着经济活动的逐渐恢复常态以及强力坚定的“稳就业”“保就业” 的政策支持,就业市场虽然目前仍旧局势严峻,但有望逐步脱离险境。

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不可否认抗疫的经济代价惨重,但好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如今,复苏路径不会有一蹴而就的反弹,更多可能是缓慢但可持续的回升。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在“六稳”的基础上再提“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基层运转、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虽然复苏之路困难重重,但是我国积极有为的政策力度、仍旧充足的政策空间以及克制有序的政策刺激节奏必然会给经济带来正反馈,我们有望缓坡型复苏。

全球:经济终将复苏 但损失无可挽回

“一场罕见的灾难——冠状病毒的大范围流行,已经导致很多人悲惨地失去生命。随着各国为控制疫情而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和保持社会距离的做法,整个世界陷入‘大封锁’状态。随之而来的经济活动崩溃的规模和速度是我们一生中未曾经历过的。”


纵观中美两国的经济数据情况,失业、消费不振、产出下滑,是巨大的卫生事件冲击面前各个经济体必然经历的痛苦,进一步证明了这场衰退是所有人类需要共同应对的危机。

2020年以来,指数级增长的感染病例摧毁了生命安全和经济增长。截至2020年4月19日,全球范围内累计确诊病例从1个月前的不到20万例飙升至242.4万例,确认死亡人数也在一个月内增长了近13倍。

全球及主要国家的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死亡病例情况

资料来源:Bloomberg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截然不同的衰退。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20年全球增长率下降到-3%,这使“大封锁”可能成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超过全球金融危机。同时,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同时处于衰退之中,这种情况自“大萧条”以来首次出现。而且,这只是IMF的基线预测,还有可能有其他不利情景使未来情形更糟糕,毕竟经济命运同疫情紧密联系,而如今病毒蔓延情况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2009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大封锁”实际GDP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注释:图例从左到右分别为红-美国,青-欧洲区域,黄-日本,紫-中国,绿-印度

IMF还预计流行病危机造成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计损失可能达到9万亿美元左右,大于日本和德国经济之和。

目前多家机构都预计我们最早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走入复苏,而此预计的前提是参照中国的疫情发展和防控路径。复苏不代表复原,过去的损失无可挽回,我们需要对疫情反复和复苏缓慢保持谨慎。

上周资产价格表现回顾

尽管上周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较为惨淡,但是基本符合市场的悲观预期。因投资者对疫情曲线变平、多国大规模财政救助政策、以及重启经济计划等持谨慎乐观态度,风险意愿有所回暖,上周资产价格普遍录得正回报。但是在经济压力下,市场情绪仍旧偏向谨慎。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正常化。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虽然OPEC+上周已达成全新减产协议,沙特、俄罗斯和美国等产油大国也表态将联手稳定油市,但由于需求持续萎缩,原油库存高企的问题短期内恐怕无法得到解决,原油价格在“打败矿泉水”的路上越走越远。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随着美联储缓解流动性压力的政策措施得到实施,新兴市场美元债的抛售压力减缓,上周继续录得正回报。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美元指数周五尾盘小跌0.08%,上周录得上涨。

美元指数

资料来源:Bloomberg,云锋金融整理

本文作者:杜绚

封面来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