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给同事1万元,她2年不还,跳槽时,我一句话,钱立刻到账了

都说职场上的情意薄如纸,交情就是人走茶凉的状态。初入职场的我就是不相信,处处用自己的真心来与每个同事进行将相处,自以为赢得了职场,是个人见人爱的人。

小美,是与我同一年入职的同事,一年前,她父亲因心梗住院,她向我开口借钱。我自己虽然工资不高,但我家境还可以。于是,我就借给她一万元。她向我许诺一年内还清。

当时借钱时,因为她很着急,我也相信她,就没让她给我打借条。谁知,一年时间都过去了。我从来没听到小美提到还钱的事。

后来,我变相婉转地向她表达出,要她还钱的愿望。小美不是哭穷,就是工还花呗、信用卡等各种理由。

两年时间了,我还没有收回我借出的钱。这个借钱的经历真心让我体会到了,社会上流传的那种话。“还钱的是爷,借钱的是孙”,我用真心来帮助小美度过难关,没想到人家不但不领情,反而各种天经地义。

前段时间,好几天没见到小美。无意中听到有人说小美准备跳槽去我所认识的一家公司,过几天回来办手续。我多了个心眼,赶紧打听了她的相关情况。

不管做什么事情,先礼后兵总是很受人欢迎,我先打电话恭喜小美谋得了一个好的工作,同时提醒她是不是应该还我的钱了。

没想到,小美这个时候还是装傻,总是左顾言他。我不得不采取了主动出击,直言相告,毫无意外,小美还是用以前的借口来延期。

我这帮人还帮得自己心情郁结。晚上在看朋友圈时,我灵机一动,就在朋友圈了发了一个动态信息,“人生处处是陷阱,跳槽不如借钱来的爽,......”

于是,我所认识的同事,都纷纷在下面留言评论,甚至小美所应聘的那家公司的领导也为我的信息点赞。

这么多人的关注,一下子引起了很多同事在群组里开始讨论跳槽与借钱不还,甚至有人开始猜是谁借钱不还的话题。10分钟后,我的手机“叮咚”声响起,我收到了小美一条微信转账信息。

职场是一个以利益来论长短的社会。在这个以竞争为本质的优胜劣汰体系中,人们往往把自我利益看得很高,这就造就了职场无友情的论调。

职场作为人们生活中谋取生存的一种手段,他的存在就让注定了他的无情。同事之间本来就是竞争的关系,以公司的大目标来年是一种共同的目标,但以个人小目标来看,就是竞争关系。

所以,以职场上来论友情,本来就是一种冒险的行为!职场上的社会,原本就是一种对待利益的交换,如果不对等,那肯定就会存在问题。

在职场社交中,不能用选择朋友甚至知心朋友的条件来要求自己,凡是志趣不投,性格不合的人,可以一律拒之门外。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