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四十年前!美军拥有8万吨航母,中国海军作战半径少的可怜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两国之间在军事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在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下,刘华清上将带队访问美国,并登上了美军的“小鹰”号航母。在参观该艘航母时,美军害怕泄露军事秘密,不让中方人员靠的太近。刘华清上将为了看清楚些,踮起脚尖观察近在咫尺的舰载直升机,这一幕令无数国人感到辛酸。

同美军规模庞大的舰队相比,那时的中国海军现状显得尤为窘迫。现役最先进的是一款051型导弹驱逐舰,该舰满载排水量3600吨,武器配置较为简单,防空系统是二战水兵的半自动高射炮。虽然配备了在当时看来较为先进的海鹰-1型反舰导弹,但其整体作战能力离美军相差甚远,尤其是在适航性以及抗风浪方面。除了051型舰外,海军服役的其他舰艇吨位更小,作战半径被限制在200海里内,无法在更远的海域执行作战任务。

反观美军方面,“小鹰”号航母满载排水量超8万吨,配备3座8联装“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3座“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甲板可搭载的舰载机数量有80架,具备强悍的远洋作战能力。除了航母外,美军还拥有多款吨位大、作战能力强的战舰。不仅拥有吨位达4.5万吨的战列舰,也研制建造出了排水量近万吨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该舰革命性的安装了宙斯盾防御系统,舰载武器种类齐全,具备防空、反潜、对海作战能力。

在80年代中美海军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当时刘华清将军参观美军航母的心态有多么复杂。在访美归来后,刘华清将军提出并确立了中国海军战略理论,参与领导了新型舰艇装备的研发。但在航母建造问题上,由于当时国内经济能力有限,航母建造仅停留于纸面。在重重困难面前,刘华清将军并没有放弃,继续推动着中国航母计划的进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购买到了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后经改造成为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但就在辽宁舰服役的前一年,刘华清将军逝世,没有亲眼目睹到中国首艘航母服役的一幕。如今,中国海军已经进入“双航母”时代,刘华清将军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告慰了。一张“垫脚图”让多少国人泪目,如今辽宁舰携山东舰向您致敬,14亿国人向您致以最高的敬意。没有当初的“卧薪尝胆”,那有现在的“长枪利剑”,又何谈我们的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