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大同市各中小学主题教育形式多样

“为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拖拖地,为亲人学做一道美食。”因疫情宅家期间,大同二中高一年级的学生们干了不少家务活,将关心亲人化作行动,争做“家务小达人”。


疫情防控期间,市教育局引导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各学校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与居家自主学习的特点,“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各路“主播”讲德育。大同市实验小学、平城区18小等学校领导化身“主播”,在网上举办讲座,激发师生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担当。北师大附中团校课在“云上”开班,青春激昂,凝心聚力再出发。部分学校开展“向奋战一线家长致敬”的“云班会”,围绕家长参与一线战“疫”故事展开,让学生多角度深刻认识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原因,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精准关爱助智育。各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善分工、勤合作,助力学生掌握好知识点。同时,利用线上教学特点,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平城区18小的李媛老师说:“为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坚持举办线上读书分享会,两周一次,制作思维导图、读书卡片等,不断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科学健身练体育。各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居家体育锻炼,从过程中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健身操、眼保健操等多样运动在家长群里“走红”。同大附小、北师大附中的体育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形式多样扬美育。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各学校学生以手抄报、微视频等形式,宣传普及防疫知识。以往在学校过的节日转移到线上,鼓励学生精心设计,多样表达。

宅家动手展劳育。各学校鼓励学生多用双手收获快乐。培养一盆绿植、利用居家条件做实用物品等等,以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劳动热情。


来源:大同晚报
记者:辛莉莉


编辑: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