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智慧教育:智能科技驱动新型教育模式

9月27日,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联想集团共同举办的“新常态下的智慧教育”深度对话线上直播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社长周一、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方海光、联想集团中国区商用移动互联及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王磊作为直播嘉宾。

(从左至右)周一、方海光、王磊受邀进行直播对话

直播活动主题聚焦 “新常态下的智慧教育”,探讨新常态下智能科技如何驱动新型教育模式,分享专家最新观点,并探索智慧教育的应用场景以及企业相关产品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全国各地教育届人士通过北京联通教育云线上直播方式参与了本次活动。

  新常态下如何应对新变化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教育新常态。那么,新常态下教育领域有哪些新的变化?方海光教授认为,疫情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行业新的转变。在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上存在着很多的特点:包括整体教育朝着未来学校的方向去发展,而未来学校的边界、围墙逐渐会被淡化;包括采用一些智能化手段,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促进课堂、学习逐渐泛在化,进而使传统概念上的学校覆盖更广学习场景。

  新常态下,教育领域的新变化也相应带来了多个维度的挑战。首先是师资需求。对于教师来讲,从业人员在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提升信息化技能的挑战。第二是新技术。线上学习涉及众多直播产品的支持,包括教育教学视频案例的录制,甚至新型实验教学应用方法等等。第三是硬件。在线教育需求的增长突如其来,一些学校的教学硬件一时难以到位,教师在自制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第四是管理。在新的常态下,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师生管理,也是十分有挑战性的课题。

  面对新常态下的转变与挑战,科技企业也致力于通过智能科技的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师生的课堂体验。王磊表示,联想通过一系列软件、硬件及方案产品,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基础设施,从推出中国第一代多媒体电子教室,到教育信息化1.0时代先后融入了“校校通”、“三通两平台”、“全面改簿”,再到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推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联想在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从未缺席。  

  智慧教育的更多创新模式

  针对在教育新常态下,智慧教育出现了哪些创新的发展模式,方海光教授表示,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创新的做法。从最初进行实验的翻转课堂,到后来的移动课堂,再在现在的智慧课堂,甚至包括正在研发的机器人教师进课堂教学,一系列的变化,都是逐渐创新的过程。

  王磊表示,面向智能时代,联想希望让智慧教育回归到“教与学”的根本,从教室到课堂再到校园,以小见大,将创新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落实、延展到每个环节中,以“用”为核心、以“数据”为驱动为教师减负增效,助学生提升成绩,帮学校提升办学质量。

  为了解决边远地区信息化维护人员少的问题, 实现做到免维护即插即拔,联想推出了教育云桌面,将智能科技应用到教学、教研领域中,助力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