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书,作家因何不敌“顶流”专业主播?

如今,在互联网席卷之下,直播不再是“网红”和明星的专利,作家直播卖书,已经在一些电商平台悄然兴起。

在刚过去不久的世界读书日,国内文学界、出版界似乎迎来了直播最密集的一天。多位作家来到直播间,和读者分享知识,有的也顺便带货售书。

只不过,单纯比较卖书数量而言,作家们的直播效果还是比不了“顶流”专业主播。作为一种新的推广方式,作家直播带货能走多远?

01 走进直播间的作家们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作家雪漠开启了一场直播。这对他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鲜的体验。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陈彦瑾介绍,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这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9万人,共获得近20万个赞,雪漠新书《山神的箭堆》单日销量过万册。

不止如此,在雪漠直播间销售区的其他几种图书如《凉州词》《一个人的西部·致青春》《匈奴的子孙》也增量明显。

无独有偶。4月19日,畅销书作家沈石溪开启了直播形式的线上课程,累计有超过14万人观看,当天他的作品《狼王梦》卖出了1万多册,码洋超过30万元。

“据说,某平台的直播活动已经预约到了7月,而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除雪漠之外,林少华、曹可凡等作家都在某电商平台安排了直播。”陈彦瑾真实地感受到,作家直播热,似乎已经来了。

02 “顶流”专业主播的带货能力

不过,如果单纯对比“带货”数量的话,还是“顶流”主播们更胜一筹。

今年1月中旬,作家薛兆丰应邀来到知名主播薇娅的直播间。此次直播中,他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很快卖出约65000册。而统计数据显示,这本书的当月销量超过80000册。

也是在前不久,直播间里随着主播薇娅“一声令下”,麦家的小说《人生海海》在直播间上架,一万册“秒空”,加仓两万册,依然瞬间卖完。

据统计,总共3万册《人生海海》,上架没多久就被一抢而空。

3月21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经典动画珍藏版》出现在薇娅的直播间内,短短几分钟内销售3万余套,销售码洋超过500万元。

“相对而言,图书是很小众的,这样的带货能力简直‘可怕’。”有读者感叹道。

03 作家带货,因何不敌流量主播?

从诸多例子对比,有网友总结,作家直播带货,似乎还是远远不敌那些流量主播。

陈彦瑾也基本赞同这一点,“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专业主播带货有一套成熟的营销模式,背后还有非常大的成本投入。而出版社的一些作家直播,目前还只是把原来的线下活动搬到线上,只是换了一种媒介形式。”

“而且,作家都习惯了身在幕后。他们的粉丝跟顶流主播的粉丝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就算是号称有几百万粉丝的‘网红作家’,又有多少能转化为实际销量?”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对记者分析道。

他认为,顶流主播卖书,靠的不全是介绍内容,几乎没有哪本书可以凭借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让那么多人动心去买,更多的还是靠主播们长期积累的人气和影响力。这一点,作家显然处于劣势,“比较带货数量,意义其实不大。”

04 直播热之后,实体书店会被遗忘吗?

在“初学者电台”的一期节目中,单向街《单读》主编吴琦提到,在由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各个环节共同构成的行业生态中,书店在这场“直播热”中几乎被遗忘了。与此同时,书店自己的直播尝试也显得有些勉强,高昂的实体运营成本令他们无法给出有吸引力的低价折扣,销售结果最终也只是杯水车薪。吴琦提出一个问题:等这场疫情过去了,还会有出版编辑愿意回到实体书店做活动吗?

针对这个问题,社科文献出版社营销编辑占禄表示,“出版社做自己的自营平台确实可能对书店有影响。但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拼搏。”实际上,即使做了很多直播,出版社的销售量依然没有办法和去年同期相比。在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版业也不例外,只是,“没有做直播,结果可能会更加糟糕。”

如果出版社都开始直接面对读者卖货,实体书店不是会遭到更大的冲击吗?占禄说,其实,出版社也愿意把行业中的各方面拉到一起。比如说,甲骨文5月将要举办“译想沙龙”,他们联合了数十家书店,在书店的读者群进行语音直播,这一方面活跃了书店的读者群,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书店的销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启动的书店“燃灯计划”是图书行业内部组织的自救活动,出版社承担线上直播所有的设备成本,整合该社的作者和内容资源,以读书会的形式与各大书店社群进行内容共享。在疫情之前,实体书店的主要业务和竞争力实际上大多依赖于线下,“燃灯计划”则把微信推送的第一批流量留给了书店,经过几期的互动,很多书店在线上也积累了不少读者资源。除了“燃灯计划”,还有接受全国所有书店、文化机构、读书会、文化社群加入的线上联动活动“星夜联航”等。

疫情结束之后,出版社也愿意回到线下、到实体书店去做活动。世纪文景营销编辑杨朗觉得,线上很多人是奔着抽奖或者因为偶然看到推送而进入直播间的,进来听一听,如果不喜欢或者听不懂就会退出。但线下就不同,本身报名参与线下活动的一定是对这一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即使是路过的听众,本身也都是喜欢逛书店的人,因此最后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

中信出版集团品牌总监孔彦也认为,虽然在直播间里很多观众会发弹幕说“搬板凳看直播”,但实际上,面对手机这么小的屏幕,真的能够搬个板凳坐在那里,把内容坚持看下去并不容易。在线下活动中,情况则不同,读者可以见到自己想要见到的嘉宾,也会更有现场感,更能够聆听到深层次的内容。

编辑|沈立红 监制|赵洁

* 据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界面新闻等整理

更多红旗出版社精彩资讯详见旗书网:http://www.hongqipress.com

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彼此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