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交通、住房、教育……这些配套服务,安排!

光明科学城,自被赋予要建成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战略定位以来,不断有世界级的大科学装置、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顶尖的科学家向这里聚集,也让光明科学城站在了全球瞩目的“聚光灯”下。

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学城,光明科学城的综合配套服务应怎么做

近日出台的《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中,从交通基础设施、人才住房、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等城市配套服务方面,提出了创新举措,推动光明科学城加速“蜕变”。



三大方面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若干意见》中,从打造光明城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建设三大方面提出了要加快光明科学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在光明城站,除了呼啸而过的广深港高铁,一旁的赣深铁路也正在紧张地建设中,预计将于2021年建成通车,未来深圳到赣州的路程将缩短到2小时。

同时,光明科学城站将于2020年底前,实现每天通往香港的停靠列车不少于五对,进一步加强深圳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


未来,光明科学城片区除了有2条高速铁路经过外,还有包括2条城际轨道线和6条地铁线路,共10条轨道交通线路贯穿该片区,为珠三角乃至全国的人才流向深圳提供基础。

同时,还将加快沙坪大道、新公常路等骨干路网规划,推进外环高速、公常路下穿改造、光侨布龙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龙大、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建设。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区管理局局长沈金章表示:“光明科学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会给交通带来极大便利,也将使光明科学城发展提速,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集聚科学要素,助力片区发展。”


市级保障房房源

优先向光明科学城人才倾斜

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学城,人才是关键。

当下,光明科学城内已经布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等两所研究型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项目,将确保来到光明科学城的人才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若干意见》提出,位于光明区的市级保障房房源,优先向光明科学城人才倾斜。

目前,已有近2万套正在建设的人才保障性住房即将服务配套光明科学城。预计到2023年,将会有达到近6万套的存量人才住房,可为光明科学城内的近10万人才提供住房。


深圳市光明区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曾科林告诉记者,为了给人才提供更加全面的住房保障,对人才保障范围进行了扩大。

即除了原市区认定的人才范围,还拓展到港澳台及外籍人才。专门面向这些人才进行配租,以吸引更多国外和港澳台人才为光明科学城发展助力。


未来5年,将新增学位近6万个

一流的科学城就要有一流的教育支撑。

《若干意见》提出,要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采取直接办学或委托办学方式引进1-2所市直属艺术教育高质量学校。

未来5年,光明区将新改扩建32所公办学校,新增学位近6万个。同时,光明区还通过引进市教科院等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出与光明科学城定位相匹配的优质教育。


光明科学城被赋予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战略定位。人才的产生,一方面靠引进,另一方面还需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局长黄汉波表示,“沿途下蛋”的规划定位,在教育配套上也是如此。接下来,希望通过给光明科学城引入一批名校、名师,补齐民生短板,做好教育服务配套。

湾区之内、九城环抱、互联互通,深圳勾画的这座独具特色魅力的科学城,未来光明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