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四大丫鬟之麝月:为何抽取的“荼蘼”花签被主人偷偷藏起?


麝月

说到《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在贾宝玉生日的当晚,“金陵十二钗”齐聚一堂,关起门来玩“占花名”的游戏,笔者以为:不过为作者杜撰,意在以花解语,暗示她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及命运......而抽到“荼縻花”的是贾宝玉四大丫鬟之一的麝月。原文节选是:

湘云便绰起骰子来一掷个九点,数去该麝月。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


荼縻花

读到这里朋友们也许有疑惑:为什么宝玉见了麝月抽到的荼蘼花签那么紧张,“忙将签藏了”并用语言搪塞过去呢?这就不能不提到人们日常赋予“荼蘼花”的寓意。原来在春天的百花园里,由于荼蘼花开在春夏交替之际,常被人们认为是一年花季的终结,所以,常被引申为岁月流逝,或美好青春的终结。

比如苏轼的《杜沂游武昌以荼蘼花菩萨泉见饷》一诗中有:“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而书中花签上写的“开到荼蘼花事了”句则出自宋代文人王琪的《春暮游小园》一诗,全篇是:“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意思是说:梅花凋谢了,艳丽的海棠花开了。等到荼蘼花盛开的时候,春天已悄悄地溜走了。表达的是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怀。而在《红楼梦》八十回原稿中作者曾前后三次提到荼蘼花:一次是在书中第十七回贾政带领宝玉及众清客游览大观园行至“蘅芜苑”题诗联时,宝玉题的联句是“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也香”;第二次是在第二十八回,宝玉与薛蟠等人在冯紫英家饮宴,妓女云儿所唱的助兴曲中又有“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句;第三次便是这次麝月所抽的荼蘼花签......


宝玉与麝月

笔者发现:但凡作者在书中对某事或某物再三提起时,当中总是隐有深意。作者隐在此处的深意有二:一是“荼蘼”的花期晚且花开平平,本不如诸花艳丽——这正与麝月的质朴无华和低调做人的品格相吻合。所以,宝玉对她有“公然又是一个袭人”的评价;二是取“途迷”二字的谐音,即:倒过来读为“迷途”——暗喻麝月和眼前的诸钗一样前途渺茫。所以,花签上又有“在席各饮三杯送春”一句,宝玉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这些如花一样美丽的女儿的青春逝去,所以,就有意将这个不吉利的“荼蘼”花签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