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商银行助力滨州打造全国优质畜牧产品生产基地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今年,我市在 “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明确提出,打造全国优质畜牧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产值实现1130亿元。全市农商银行迅速行动,围绕全市“7+3”重点改革攻坚,支持畜牧产业优化升级,创新推出“牛贷”等10余款信贷产品,疫情以来,累计为畜牧产业客户发放贷款20.27亿元,支持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3952户,减免贷款利息2800余万元,从源头上真正解决了牲畜入栏、出栏、屠宰、销售等环节的资金需求,有序推动了全市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

行情不等人,“农商”来解困,养牛户5小时获贷

3月27日清晨,家住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南街村的马振刚攥着手机,看着后院的牛舍直发愁。一大早种牛卖家就打电话告诉他,如果当天再不付款,之前预定的种牛就卖给别人了。

原来,去年马振刚自家收入不错,一家人便合计着把积蓄拿出来新建牛舍,扩大养殖规模。年前牛舍如期建成,没想到因为疫情防控,已经育肥的牛迟迟卖不出去,手里没钱,而近期全村养牛户都在购进种牛,借钱也是难上加难。购进种牛的计划也一再搁置,卖家等不住了,一大早就打电话告诉他,如果当天再不付款,之前预定的种牛就卖给别人了。

马振刚想起年前农商银行曾经多次来村里办过“金融夜校”,讲过有个“牛贷”是专门为牛业企业、客户推出的。便试探着拨通了村公告栏里农商银行的申贷电话。令马振刚没想到的是,得知他急需用钱,电话挂断后不到半小时,阳信农商银行的两名客户经理就上了门。问情况、看牛舍、查征信、算额度、做手续,前后仅用了5个小时,20万元贷款就批了下来。

“给人付钱的时候,看着自己卡里的余额,还有些不敢相信”,马振刚笑着说道,“这速度可真的是太快了,农商银行只用了5个小时,就帮我解决了困扰了大半个月的难题!”

从源头上解决牲畜入栏、出栏、屠宰、销售等环节的资金需求,有序推动了全市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

马振刚盼来的这场及时雨只是滨州全市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地域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滨州全市农商银行立足滨州畜牧大市的实际,把金融支持畜牧产业优化升级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将信贷投放优先满足当地畜牧产业。

疫情期间,为支持当地畜牧业稳产保供,推动畜牧养殖、畜禽饲料、屠宰加工等行业有序复工复产,全市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畜牧业品种多、规模大、链条长等特点,聚焦养殖户、农业合作社、小微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资金需求短频急、贷款难、贷款慢等问题导向,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主动上门问需问计,结合当地畜牧产业实际,创新推出“牛贷”“助养贷”“强村贷”“乡村好青年贷”等10余款信贷系列产品。并且,全市农商银行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实行优先办理、优先审批,通过简化办贷流程,提高授信额度,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平均每笔贷款办理时限缩短3天、利率降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