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率先“试水”独资控股期货公司 多派系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姗

国内首家外资独资的期货公司有望诞生。

4月29日,摩根大通宣布,经与合资方及相关主管机构协商,旗下期货和期权业务已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申请,有意将其在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持至100%。这是2020年1月1日起,取消期货外资股比限制以来,率先“试水”的公司。

据记者了解,摩根大通期货在业内只能算“三流”的期货公司,在往年的期货公司净利润排名中居于中后位置,在业内一直十分低调。而其背靠世界知名机构摩根大通,却让这家小公司平添了不少知名度。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外资收购目标一定会集中在估值低、规模小的期货公司,从外资机构业务布局和收入结构来看,最重要的是获取一张国内的期货牌照,而不是市场体量和规模。从这方面来讲,摩根大通期货具有代表性。

他认为,随着2020年金融开放更进一步,未来外资进入中国成立控股或全资经营机构会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排名靠后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下称“中期协”)官网信息显示,摩根大通期货前身是金沙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999年,公司名称由“金沙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泰峰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2005年,公司名称由“广东泰峰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山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至2008年,摩根大通从公司原股东深圳凯瑞达处接盘参股中山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公司名称也变为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该公司也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中国首家合资商品期货经纪公司。

天眼查显示,目前,上市公司盛屯矿业控股的珠海市迈兰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摩根大通期货50%的股份,摩根大通持有49%,剩余1%股份由江苏威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

据了解,摩根大通期货仅在上海拥有一家营业部,公司拥有金融期货经纪,商品期货经纪牌照。从中期协可查询的期货公司年度财务信息披露情况来看,2014-201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59.44万元、1933.74万元和1389.02万元,在149家期货公司排名均在50名开外。可见,摩根大通期货目前在国内期货公司竞争格局中并无优势。

王红英认为,摩根大通期货在国内发展主要受限于三方面。一方面是受限于现行制度,比如资本项下,资金还不能够自由进出,导致摩根大通境外客户参与中国期货市场有一定制度性障碍;其次,摩根大通在银行、信托、债券体系上发力较多,期货期权业务还未被重点关注;第三,摩根大通的优势在于服务专业化的投资机构和大型现货企业的套期保值,而目前我国企业相关理念接受程度还有待加强,摩根大通在这方面的优势相对削弱。

“摩根大通的特殊性在于国际化和专业化,以及服务客户的机构化,那么,与目前中国期货市场散户化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来说还是有一些水土不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中期协对149家期货公司的分类评级中,摩根大通期货被评为A类,仅次于AA类公司。据了解,分类评级结果作为一种信用资源,具有更强的品牌效应。优势公司不仅可以在申请创新业务方面先人一步,同时还是获得股东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

“多派系”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期货公司相对国外金融机构来说,实际上存在“老破小”的特点,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国内期货公司收入仍主要依靠经纪业务。“经纪业务层面很难体现出专业研究的价值,所以目前中国整个期货市场的业务模式相对国外机构仍比较原始和落后。”王红英说道。

他进一步表示,纯外资期货公司进入中国之后,将给中国期货市场带来全球先进的交易技术、风险管理理念和新的业务模式等,对于提升整个中国期货市场的质量以及多元化的经营都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外资机构的进入,也将与传统期货公司形成竞争关系,有可能出现人才的虹吸现象以及大机构客户的流失问题。

王红英认为,外资更愿意收购那些相对业务量发展不是特别大,公司壳资源比较干净的这一类排名靠后的公司。与国内期货公司依赖经纪业务收入不同,国外这类机构的主要收入不在于此,而在于对客户的多样化服务,比如点价、风险管理、供应链流程体系设计等服务性收入,主要表现在咨询服务收入、理财收入、共同投资基金收入等模式。“所以只需要一张牌照就可以,并不愿意去涉及发展规模相对较好的大公司之间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便加速了“券商系”期货公司崛起。那么,2020年1月起取消期货外资股比限制后,期货行业的格局是否会转变为传统系、券商系、外资系三分天下的局面呢?

王红英表示现在还不好说。但他认为,在银行逐步混业背景下,以后甚至可能出现“四足鼎立”的格局。“未来银行系期货公司不容小觑,它可能在业务推行当中凭借网点和客户规模优势,有可能在后期‘一统江湖’。”

在华动作频频

摩根大通全球清算亚太区主管David Martin对媒体表示,“凭借摩根大通在全球期货市场的领先地位和业务专长,以及与全球投资者的紧密合作关系,我们将能够为客户进入中国日趋成熟的期货市场提供更好的渠道和流动性,并为助力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摩根大通在华动作频频,已先后入局券商和资管公司。

今年3月20日,摩根大通宣布由其控股的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为中国以及国际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以及证券承销与保荐。

4月3日,摩根资产管理宣布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旗下控股公司上海国际信托初步达成一项商业共识,将拟收购取得合资企业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至100%。摩根资产管理有望成为首家绝对控股中国公募的外资资管公司。

“作为大金融机构,摩根大通在全球的布局一定是深思熟路的结果。”王红英表示,从全球来看,过去十年,美国市场在流动性的推动下,资产价格日趋泡沫化,在今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冲击下,整个股市出现了崩溃局面。而且,在未来可预见的两三年内,甚至更长时间里,美国实体经济会处于衰退或萎靡状态。

“而摩根大通作为管理数万亿美元资产的全球性金融机构,在全球寻找一些价值低估的地区或国家的金融市场去投资,成为其获取商业利润的抓手。而中国,无疑是当前最好的选择。”王红英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股市还是大宗商品市场,实际上都处于相对比较低估的阶段,而且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功能发挥越来越明显,并有望在未来赶超美国和欧洲国家。

“致力于全牌照综合商业服务模式的建立,摩根大通将未来利润增长的重要一部分放在中国金融市场当中,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全球化布局的一个选择。”王红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