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浮想联翩、激发诗情画意的地方,藏语称之为“净土”地

最后的香格里拉——亚丁

“香格里拉”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激发诗情画意的地方,藏语“净土”的意思。传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一个隐秘地方有一个被双层雪山环抱的王国,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这个王国就是香巴拉王国,香巴拉是美丽、明朗、宁静、和谐的“净土”,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一大早,我们来到了景区准备乘坐景区车前往亚丁村,拿着襄阳旅游摄影家协会函与景区协商,被工作人员告知,景区领导8:30上班,我们等到8:30,又被告知领导到其它地方办事了,9点到。9点时,一个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景区领导来了,让我们到办公室协商。办公室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不当家,说不行。我们看到一间副局长办公室有人,就敲门进去,向副局长出示公函,并说明了情况:我们想到景区参观并帮助宣传。副局长刚好是分管业务的领导,听了我们的介绍和情况,看了我们一行背着相机的人,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为我们一行8人免了门票和景区车半票,感谢副局长为我们开了绿灯。


从香格里拉镇到亚丁村,30多公里,全是盘山公路,一边是万丈深渊,对于没有开过山路的自驾游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车游山间景色,满山的金色十分耀眼,真是秋韵醉人呀!


虽说绿色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由绿变黄或红是植物衰老的标志,冬雪会将它们的衣装打落,但是第二年的春天它们又会下一轮的重生和轮回。


车到亚丁村,也就到了亚丁自然保护区,我们下了车。亚丁村是一个藏族村寨,共有28户人家,每一户藏房都有裼红、黑、白颜色组成,看起来都十分漂亮,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素有“最后的香格里拉”的美誉。据说亚丁村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传这里曾经只有一户人家,叫郭还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生产生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依山傍水,对面有座山叫拿母山。有一天家中有头奶牛,在放牧时,丢失了。第二天早晨天刚刚天亮,郭还家一小女孩名叫曲珍就到对面山上去找奶牛,走到山洞前,突然发现一活佛在此修行。活佛对小女孩说:“我叫然降公纠降错,在此静坐修行,现在你看到了我,我就必须要吃东西。不然我就会死。你每天给我送吃的,不能告诉任何人,只要能坚持三年,我就会修炼​成仙。曲珍说不行。然降公纠说:坚持三个月,曲珍说不行,那坚持三天,行,于是曲珍在给他每天送去食物,三天后一活佛到了郭还家住了下来。小孩曲珍常常放牛羊在房子后面的山坡上,每次到草坝放牛羊时,总是隐隐约约地听见附近有猪、狗等叫声,有时候还听见有人的喊叫声,但又看不见。更奇怪的是,有时在水沟边拣到收割时的那种捆好了一小把一小把的青稞,回到家里她把这些情况说给活佛和家人听,然降公纠降错活佛说:你们家需不需要别人给你们作伴,郭还家当然需要别人来作伴,我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没有别人往来,感到很孤单,于是活佛打坐念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活佛把晚上念了经的青稞,叫曲珍到上面坝里去撒掉,突然烟雾四起,雾散尽后出现了村庄,这就是香巴拉亚丁村。


现在的亚丁村隐匿在雪山与森林之间,离香格里拉镇30多公里,过去四面环山的山寨没有路通往外界,确实是与世隔绝,现在路的延伸让它展示在了世人面前,因外人的介入也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我故地重游,想找到当年曾住过的人家,因这里变化比较大而未能入愿。


稻城亚丁之所以吸引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浓郁的神秘色彩,稻城神峰由三座雪峰成品字形矗立于与世隔绝之地,这三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圣地”。据历史记载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为贡嘎日松布开光以佛教中观音、文殊、金刚手分别为三座雪峰命名加持:仙乃日为观世音菩萨;央迈勇为文殊菩萨;夏诺多吉为金刚手菩萨,这三座神山也是藏民心中的圣山。有人说这里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息,是一个编织神话和激发诗情的雪域圣地。


我们下车后沿着修建的人行栈道前行,两边是雪山,中间一条峡谷穿行而过,四周的树木都一片黄色,地上也是一片金黄色的落叶,我们仿佛行走在童话世界中,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抬眼一看,一位寺庙高居在神山脚下,背靠神山,寺前是雄峻的亚丁峡谷,流水潺潺,绝对的风水宝地,而寺庙高高地端坐在神山脚下,犹如天堂之门,守护着神圣的香巴拉王国。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到达此地,曾在冲古寺住了三天,他透过寺庙的窗户,远眺月亮下宁静祥和的亚丁村,这就是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消失的地平线》中美丽的蓝月山谷的原形。回国后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并刊登所摄照片,将亚丁介绍给了全世界。


至于为什么会在此建寺,有一个传说:传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加措得知圣地这里没有弘扬佛法的寺庙,于是就派然降公纠错大师到亚丁来修建寺庙,不想因建寺动土触怒了山神,降下灾祸,当地百姓全都患上了麻风病,大师悲天悯人,曰晚诵经祈祷,后来百姓们的病全好了,大师却因病圆寂,人们为了怀念他,将他葬在草原上。

传说虽然无法考证,但是寺庙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成了信佛的藏民族朝拜的神圣之地。


我们又乘坐景区的观光车前往洛绒牛场景点,这里也是附近藏民放牧的牧场,背靠三座神山,是观赏三怙主雪山的最佳地点。这里也是当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探秘亚丁时露营的地方。只见三座神山环绕着洛绒牛场,仙乃日似大佛般慈善安详温馨平和,央迈勇如少女般端庄娴静冰清玉洁,夏诺多吉像英俊少年般刚烈神采奕奕。贡嘎河从牛场穿过,四周是秋色渲染的多彩草场,成群的牛羊在河边和山坡上悠闲地吃草,如果没有这些外人的介入,这里该是多么的原始、纯粹和神秘呀!难怪这里被称为“中国香格里拉之魂”,“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呢!


如果走完整个景区,全程徒步是需要体力的,加上海拔4000多米,风大,气温低,确实比较困难。草丛中途就沿路返回了,张哥和嫂子真是厉害,60多岁的人,比我们都走得快,我们一行8人,只有他们两个人走完了全程,李哥有高原反应,我们都有点担心他,结果他是仅次于张哥他们的。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走完了全程,所以此次走不走已无所谓,就陪着高姐他们量力而行了!

你如喜欢本文,请于关注今日头条《农村那些事儿》(文字:风吹砂, 插图、编辑:沙漠)。原创不易,谢绝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