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下属想要当好人?领导:我不答应

【摘自】「资治通鉴」第4卷 周纪四


【原文】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单解其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日:“田单之施于人,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变也。”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日:“汝闻吾言乎?”对日:“闻之。”王日:“汝以为何如?”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单之善,下令日:“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优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也!”王日:“善。”乃赐单牛酒。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姓之饥寒者,收穀之。”乃使人听于间里,闻大夫之相与语者曰:“国峰之爱人,嗟,乃王之教也!”


【白文】田单在做齐国丞相时,途经淄水,见到有位老人水过河,因为河水寒凉,从水里出来后没办法走路。田单把自己的皮袄脱下来给他穿上。齐裏王很讨厌他,说:“田单这样对百姓施恩,是想要谋取我的国家大权!不早点对他下手,恐怕以后会有变。”左右环视没有人,只有在台阶下有一个串珍珠的人,裏王把他叫到跟前问:“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回答说:“听到了。”裏王说:“你认为该怎么办?”回答说“大王不如把田单的行为变为自己的善举。大王对田单的善行加以嘉奖,下令说:“我担忧百姓忍受饥馁,田单就收留并给他们提供食物。我担心百姓恐受严寒,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给他们穿上。我对百姓的劳苦担忧,单也非常担忧,正好符合我的意思。”田单有这样的善举而大王对他嘉奖,田单的善举也就是大王的善举啊!”齐王说:“很好。”就赐给田单牛肉和美酒。几天过后,串珍珠的人再一次拜见齐王说:“大王上朝召见群臣的时候应该召见田单并当庭揖让,以言语对他进行嘉奖,然后下令在百姓中走访饥寒的人,收养他们。”于是派人到街巷上听取民情,听到大夫们互相谈论,说:“田单对百姓爱护有加原来是大王指示他做的啊!”


这段材料可能大家不理解,田单为一个百姓穿皮袄的小事,为什么会让齐王如此重视?直接就说,这是关系到影响自己权力地位的一个隐患。以及后面齐王对自己的权力稳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经过笔者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恩犯上,威胁权力


对权力的威胁不仅仅是以下犯上,还有一种就是对他人施恩。因为施恩产生的结果就是会笼络人心,逐渐的让施恩者在组织内获得声望和地位,到最后所有的群众都向着你,那么你就拥有了篡权的力量。而田单为百姓穿袄的行为,被民间流传开来,那么他就会获得极大的民意倾向,与此同时,百姓还会将他和齐王做比较。这样一来,齐王就会陷入相对弱势地位,从而失去人民的拥护,撼动了自己的权力威望,所以经过一番计算,齐王立马就感觉到了这种威胁。


2.顺水推舟,移花接木


齐王察觉到田单擅自给百姓施恩,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后,所采取的措施就是顺水推舟,移花接木,将他人的恩情转移包装成自己的意图。既然田单这样做了,那何不借此机会给他嘉奖呢?这样一来既可以彰显自己同样也有着为国为民的情怀,把田单擅自施恩的举动,转变为是接受自己命令,实行自己意志的行为,又能够树立起自己正面光辉的形象,对自己的手下施贤德的一种认可,占领道德的主动地位。那么舆论的风向,就会倒向齐王,不知不觉把这种“民心”的所有权夺回到自己手中。


3.广而告之,言之其行


如果只是给田单一些单纯的物质奖励,那么别人会以为这件事情和齐王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所以齐王在后几日,要当着大庭广众口头赞赏田单,目的就是为了广而告之天下众人,此乃自己本来的意图,把这种消息借众人之口传播出去,同时还要继续落实和扩大这种行为,说明自己是言行一致,证明了自己意图的真实性。经过这一番操作,齐王成功的将田单的施恩行为压了下去,并且借着这个事情,发挥了一把,让自己的权力和威望得以稳定。特别是以后如果再出现下属施恩百姓的行为,大家也会认为这是齐王的要求,从而防患于未然!


【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看到,往往人缘好,时常给别人小恩小惠的人得不到提拔,而是那些群众基础不怎么样的人反而会得到升职,其原因也在于此,领导怕的是你的威望!在一个组织内,施恩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必须由一把手来实施,即便不是一把手亲自做,但也必须是由一把手来管控。反过来,如果你作为领导,发现有下属对大众施恩,这个时候你就要警惕了,你的地位可能会被别人动摇。这个时候,采取齐王这种假借人意,包揽民心的办法,也是一个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