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鋁換鋼”減配?來看看捷豹XEL是怎麼做的

品牌車企"鋁換鋼"的動作又被扒出來了,其實"減配"這個詞,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已經不陌生了。中國汽車市場很大,車企可以用減配來獲得不少利潤,但這也犧牲了自己品牌的口碑。其實在鋁製車身這一方面,捷豹品牌一直是做得不錯的。在採用鋁合金造車身的車型中,捷豹XEL的輕量化鋁製車身,可以說是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輕盈而堅固的皮囊

捷豹XEL的整體風格走跑車路線,長車頭,短車尾,高腰線,座艙重心靠後,橫截面整體比例偏扁,是典型的跑車高寬比。這樣的優雅造型,其實是需要輕盈而堅固的材料來匹配的,所以捷豹XEL在車身材質的選擇上花了不少心思,航空級輕型鋁材佔整個車身的75%,得益於鋁合金較強的可塑性,捷豹XEL有了一副好看的皮囊。


發動機蓋上隆起的兩條稜線,不僅增加了車身的剛度,還可以為渦輪增壓發動機留出更大的空間,而且有強光照射時你會發現,隆起的發動機蓋造型還可以微妙地改變光線的反射狀況,減少因為反光看不清路的情況。因為車身材料延展性強,捷豹就可以把特別的設計變成實現,仔細觀察捷豹XEL的進氣口,它其實和飛機翼尖有點像,呈現出上揚流暢的姿態,看起來更加有個性、有活力。

相比起鋼,為什麼大家對鋁比較執著,就是因為在密度、強度上,鋁更加有優勢。捷豹XEL的A柱由AC600和AC300T61兩種鋁合金拼接而成,並在下部結合點用高強度鋼加強,在正面撞擊時,可以有效地潰縮吸收撞擊能量。B柱由鋁,鋼和結構泡沫組成,可以有效地形成三明治結構,以實現側面衝擊性能。對於消費者來說,它的安全性能還是挺不錯的。


駕駛樂趣十足的操控

眾所周知奧迪是燈廠,奔馳是豪華的標杆,而捷豹,則以操控俘獲大眾的心。捷豹的操控實力,自然離不開它的全鋁車身。從不同維度來看,正是因為採用鋁合金,減重後捷豹XEL的操控就更上一個臺階了。


首先來說下全鋁車身對空氣動力學的優化,作為一款四門轎車,0.28的風阻係數令人驚喜,要知道子彈的風阻係數是0.29,捷豹XEL的空氣動力學數據足以證明捷豹在操控上花費的心力。捷豹XEL減重後,就可以為其他配置留出餘量,比如它的賽車式庇護板,覆蓋率高達80%,高速行駛時車底的不穩定氣流減少,輪胎抓地力更強,同時保護了底盤零部件的耐用度,帶來抗氧化、耐腐蝕的效果;減重還為安裝雙出排氣管留出重量餘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操控體驗。

其次,車身減重後,推重比增加,捷豹XEL的加速度也隨之提升,可以避免長時間高速度運行,帶來更令人滿意的燃油經濟性。而且減重之後,車的重心轉移慣性變小,制動距離也更短,減少了卡鉗剎車片和輪胎的工作強度。還有鋁製雙叉臂式懸掛質地輕、強度高,操控也因此變得更加敏捷。值得一提的是,捷豹XEL在發動機上也使用了鋁材,鋁合金散熱和導電性能都很好,這可以讓車啟動時迅速進入工作溫度,實現更低的油耗。


追求極致的工藝

雖然鋁合金在車身上的應用比例不斷提高,但是全使用鋁合金材料造車身的車企還是特別少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工藝跟不上。而捷豹在車身連接工藝上已經實現100%自動化:232套自衝鉚接系統、335臺機器人、732種鉚接組合、235種板材搭接組合和286個壓錨螺母或螺柱。這種鉚接技術不僅讓車身更加堅固,而且後續還可以解決鋁合金原本維修困難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當車遇到顛簸時,剛性越高就會使振動的幅度和頻率越低,捷豹XEL的鉚接點可以承受大載荷高頻次的疲勞,而且車子用個七八年,車身鈑金件的縫隙都不會變大。不管是從工藝還是材料來看,鋁材成本都比鋼材更高,所以品牌汽車"鋁換鋼"的減配,會讓人覺得不太厚道。


再來聊聊鉚接膠合技術優勢,大家都知道,金屬材料焊接時會因為高溫而膨脹變形,而且鋁合金材料焊接起來比較困難。捷豹XEL的單車黏合劑長度達到120m,大幅提高車身強度,冷連接技術可以避免車身連接處的熱變形,不僅解決了鋁合金材料焊接性低的問題,同時還確保了車身連接的強度。

1936年,捷豹的SS Jaguar 100就用鋁做車身主材料了,到了1948年,捷豹正式提出了全鋁車身的概念,毫無疑問,現在全鋁車身已經是捷豹最具代表性的標籤了。捷豹XEL的全鋁車身也再一次證明了捷豹的實力,而這款車也正是適合當下年輕人的一款運動型轎車,在兼顧標新立異的同時,捷豹XEL也不忘純粹的駕駛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