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女性太難了,韓國現象級“禁書”,帶你走進女生窒息的一生

這本書沒有曲折的劇情,沒有主角光環,

女主金智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韓國女性,沒什麼特別。既沒有在上學的時候被智銀聖這樣的英俊的壞學生看上從此發展出一段浪漫愛情,也沒有被韓國財閥富二代看上死活要娶她。

這本書就像一本日記本,一部紀錄片。看似是一杯平淡無味的白開水,喝進去才發覺是嗆喉的碳酸飲料,後勁有點強。

“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看不見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長大成人。”

這句話幾乎概括出了整本書的主題。這本書平淡地記錄金智英從小在家裡因為重男輕女的奶奶度過了鬱悶的童年,上學後發現男同學總是優先於女同學,長大後進入職場,拼盡全力去工作,卻被無作為的同期男同事打敗,他們突出的特點是,性別男。

這本書語言淺顯簡單,而信息量爆炸,要素過多。寫出了韓國女性在韓國遭遇到不公正的性別歧視待遇,可怕的是大家默認本該如此。

這本書也被改編成電影,10月已在韓國上映。男女主角是飾演過《熔爐》的孔劉、鄭裕美。

最近看到有報道稱,韓國女性不願意結婚生子,20至30歲的韓國獨居女性,對生活滿意度超過80%,意味著她們不願意踏入婚姻生活。

一旦結婚,隨之而來的就是生子,生育後再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了,即使勉強維持著職業媽媽的身份,也會過得很艱難,婚前找到的好工作,在生育前基本會被企業以各種理由勸退。大部分媽媽只能做一些工作時間在孩子上學期間的活兒,比如超市員工,便利店店員等時薪較低的工作。

還有來自婆婆的壓力,婆婆認為職業媽媽無法很好地照顧老公和孩子,還不如在家相夫教子。來自社會家庭的種種壓力,

迫使許多年輕的韓國女性越發恐婚恐育。

在看《82年生的金智英》前,我不知道韓國女性在韓國的地位是這麼低,畢竟韓劇上的女主永遠都是一副兇巴巴氣勢凌人的樣子,而男主則是為其愛得死去活來。不過近年來的韓劇開始聚焦女性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比如《魔女的法庭》《今生是第一次》《漢摩拉比小姐》。才開始瞭解到職場不公、性騷擾、偷拍在韓國這麼嚴重。

而《82年生的金智英》則像是一部紀錄片,把這些要素放在金智英人生裡娓娓道來,看著看著,似乎我變成了金智英,金智英變成了我。因為在中國,重男輕女、職場不公、性騷擾、偷拍等問題也在嚴重困擾著中國女性。

根深蒂固的家庭觀念——重男輕女

金智英的奶奶,高順芳女士,帶著舊時代的舊觀念主持著這個家的大大小小事物。在飯桌上,女孩永遠是最後盛飯的,年幼的弟弟甚至比奶奶更有權力先盛飯。好吃的東西,總是弟弟先吃,剩下的才是智英和姐姐的。弟弟自己住一個大房間,智英和姐姐擠在一個房間。

有次年幼的智英偷吃弟弟的奶粉,被奶奶嚴厲的呵斥了一頓。

“‘膽敢貪圖我金孫的奶粉?’奶奶絕非因為她們早已過了喝奶的年紀,或者擔心弟弟的奶粉減少而教訓她們,而是因為弟弟的一切都無比珍貴,不是哪個阿貓阿狗可以觸碰的。金智英覺得自己好像連‘阿貓阿狗’都不如,相信姐姐一定也有相同的感受。”

比偏見更恐怖的是,是認為你不配。不配和男性擁有同等的一切。這樣的奶奶,我們在韓國看到,也在中國、印度、泰國等亞洲國家看到。

那麼智英反抗了嗎?沒有。因為打從她出生開始,受到的就是這樣差別對待。而在細膩的女性情感裡,智英認為自己作為姐姐應該懂事點,多照顧弟弟是應該的。

不自知的昏睡者,被社會家庭喂下安眠藥,活在編織好的夢裡。

智英媽媽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但因為要供哥哥和弟弟上學,青年時就輟學去工廠沒日沒夜的打工。

如果性別調換,是哥哥輟學供弟弟妹妹上學,我們覺得似乎沒什麼,長子如父。但在韓國,這樣的角色通常是女性擔當,無關輩分。

“‘兒子要擔負起整個家,男丁有出息才能為全國增’,家中的女兒也很樂意犧牲自己資助兄弟。”

為什麼一定是女性?因為陳舊的家庭觀念,女兒總是要嫁出去的,是潑出去的水。聽起來是不是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並不。幾年前《歡樂頌》裡被家庭吸血的樊勝美,今年播出的《都挺好》裡被媽媽差別對待的蘇明玉。

都9102年了,電視劇還在播出這樣的情節。可想而知,這樣的狀況不是舊時代舊社會才會發生的事。也絕不是韓國的個例。

社會成見——女性被男性物化

智英成為職場社畜後,不可避免的要去應酬。期間,智英被男性部長要求去整容會更美,男部長油膩地說著一個個黃色笑話,一邊說還一邊不停的勸酒。

智英最後喝得爛醉,被男友扛回家,兩人還因為此事心生間隙。

在職場上,部分男性在面對女同事時,就變得很油膩和猥瑣,可怕的是還不自知,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因為生理上多了一個東西,就堂而皇之地對女性品頭論足。

韓國女性在職場上不僅遭受男同事的騷擾,還要遭受不公平的薪資待遇。有數據表明,韓國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裡男女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根據2014年的統計,韓國男性的平均薪資是約合人民幣6200元(當時匯率),女性的平均薪資則只有約合3810元(當時匯率)。

是韓國女性不夠努力不夠上進嗎?答案我們各有不同,但從數據上可看出,男女收入差距大是不爭的事實。

韓國職場女性簡直是太難了。即使躲過了職場性騷擾,也躲不過無孔不入的偷拍。智英的男同事之間傳著一個女同事上廁所被偷拍的片段。這些男同事白天道貌岸然上班,晚上從成人網站下載偷拍視頻,發現是同公司女同事也沒有想過要報警,而是傳閱給其他男同事“欣賞”。

“至今,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男同事看過那些照片,也不知道他們傳了多久,過程中都聊了些什麼。總之,當其中一名男同事告誡自己同為公司職員的女朋友,叫她使用其他樓層的廁所時,感覺有異的女友不斷地逼問他,最終才得知真相。”

韓國偷拍有多嚴重?韓國公共廁所外,都有一個溫馨提示:上廁所前先檢查一下有沒有攝像頭。在韓國街頭走幾步,就會有防偷拍的廣告。

根據韓聯社報道,目前在韓國的偷拍者中學生佔四分之一,2018年韓國偷拍者的數量是10年前的8倍。年齡越來越低齡化,之前有個新聞“韓國小學生熱衷於偷拍媽媽洗澡”被多個微信公眾號寫成文章

我第一反應是,變態。第二反應是,脊背發涼。我們常見偷拍的人大部分是猥瑣的中年或者成年人,現在連小學生也加入,全民猥瑣?本應是一個純真無邪的孩子,卻在做這般下作的事,孩子作為國家的未來,這個國家還有救嗎?

養育責任——成為母親後,被社會、家庭歧視

智英遇到了生命中的那個他,併成為一名職場媽媽。事業心重的智英想要努力地兼顧事業和家庭,後來發現社會和企業並沒有給她努力地機會。

智英大著肚子乘地鐵,無人讓座,忍受著疼痛勉強支撐著身體。坐在智英前邊的女大學生憤而起座說了這樣難堪的話:“肚子都達成這樣了,竟然拿還坐地鐵出來賺錢,真不知道在想什麼。”

有時候擊潰人,是來自陌生人莫名的惡意。

臨近預產期,智英沒辦法一直請假去做檢查,公司也不允許。公婆年紀大了無法帶孫,請保姆又貴,而智英老公收入比她高得多,最終決定讓智英辭職成為全職媽媽。

這還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孩子出生後到上學這段期間,是媽媽們苦行僧修煉的開始。母親是偉大的,但似乎社會鼓吹了母親有多偉大和美好,卻從不具體地說當一個媽媽有多累多辛苦。

品德上讚揚,行為上卻被嫌棄。

“人們對‘持家’的雙重定義。有時持家會被看作‘整天在家閒著沒事做’,充滿貶義和歧視。”

有一次,智英推著嬰兒車,從繁重的家務中抽身出,難得清閒的在公園裡品嚐一杯很久沒喝到的咖啡。卻被同在喝咖啡的男性上班族看在眼裡,他們小聲BB:“我也好想用老公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閒晃……

媽蟲(韓國網絡流行語,帶有貶義,原指沒有把小孩管教好的媽媽,後來變成暗諷有小孩的母親整日無所事事,過著靠老公養的生活)還真好命……我一點也不想和韓國女人結婚……”

人們一邊讚揚母親偉大,又一邊認為母親是最沒用的人,只是個做家務養育小孩靠老公養的黃臉婆。和在外光鮮亮麗辛苦賺錢的老公相比,簡直太幸福了。

????????????

媽媽們為家庭做出了犧牲,願意從社會職場中退出去養育孩子照顧家庭,與社會脫節,一點點失去夢想,失去自己的人生。每天被繁重的家務纏身,還要應對每幾小時就失控的嬰兒。卻被一些韓國男性輕飄飄的定義為媽蟲。把女性這樣的付出,認為太理所應當了。

本書一開始有一句話,很觸動人心: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而這本書也有被詬病的地方,文學性不強,語言直白,太過刻意把所有不幸的因素聚集在一個人身上。但它給社會拋出了各種問題,激起人們去思考,我想這一點,就值得去閱讀。可能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解決,但至少我們要努力。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金智英,不想讓我們的孩子走金智英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