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爻辞的意义

《易经》中一卦共六爻,即由六个符号组成,每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叫做爻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在卦辞下,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八卦创成而分列其位,万物的象征就包含在其中了;根据八卦两两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在其中了;阳爻与阴爻相互推移运动,变化的道理就在其中了;在卦爻下撰写文辞告明吉凶的寓意,适时行动的规律就包含在其中了。

《周易》爻辞中所说吉祥,凶险,悔恨,憾惜,是在变化运动中产生的。爻是仿效乾坤天地之道;象是象征天地乾坤的情况。卦爻和卦象在卦内运动变化,吉凶的征兆就在卦外的具体事情上显现出来。功绩事业体现在事物的变化过程,圣人的思想体现在挂爻辞中。

各卦六爻相互错杂,只是反映特定的时宜和阴阳物象。其中初爻的意义较难理解,上爻的意义容易明白,因为初爻反映事物的根本,上爻反映事物的末端。初爻的爻辞比拟事物的开端,上爻是事物发展的完结。至于聚集物象而计算阴阳,分辨事物得失,没有中间四爻是不能全面理解的。

明白中间四爻也就大致把握存亡吉凶的规律了。第二爻大多获得美誉,第四爻通常含有忧惧。第三爻多有凶险,第五爻多获成功。大概说来,阴柔处在三五爻的阳位通常有危险,而阳刚处在三五爻的阳位往往能胜任而获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