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烤烟移栽正当时,机械化种烟种出新生活

掌上曲靖讯好雨知时节,一场渗透人心的春雨拉开烟叶移栽序幕,在马龙区随处都能看见移栽烤烟的繁忙景象。眼下,正是烤烟移栽的大好时节。笔者来到马龙区纳章镇大营村的烟田里,烟农们正忙着理墒、打塘、起垅、栽苗、浇水、施肥、盖膜……一株株嫩绿的烟苗在烟农手中翻转、落地,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提及“烟农”一词,人们联想到的是那些与“金叶子”为伴、用勤劳的双手在烟田里刨出幸福生活的人。

“栽烟就怕干旱,这雨呀,真的来得太是时候了……”纳章镇大营村的烟农陈德鹏高兴地说。陈德鹏是纳章镇大营村的一名资深烟农,小名“小德鹏”,有着6年多种烟经验,多年来靠着种烟的收入盖上了新房、买了车、娶了老婆、生了娃,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别看我年纪小,可我种植烤烟有6年了,从小我就是在这烟田长大的,自打记事起就跟着父母在这烟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烟为伴、以烟为生。”正在移栽烤烟的陈德鹏讲述着自己与“金叶子”的故事。

说起过去种烟的经历,小德鹏感慨道:“现在种烟比起早些年种烟可轻松多了,以前种烟特别辛苦,完全靠天吃饭,天年好,烤烟就好,天公不作美的话,全家辛苦一年也是白忙活。过去,我们要自己点种育苗,还要跑到很远的地方用牛车、骡车拉水回来浇烟。烘烤全靠‘土炮楼’,每天24小时守在土烤房前,高温难耐,温度和湿度全靠人工掌握,烤出的烟叶难免质量不好,成色差,价钱卖不好,收入也就不高。现在好了,实现机械化和科学化的烤烟种植,大大提高了烤烟的成活率和烟叶品质,还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而且,现在‘电炉子’烤出来的烤烟颜色要清爽得许多,一年的收入也相当不错。这不,今年我栽种了30多亩烤烟,预计年底收入可达20多万呢。”

烤烟产业是马龙区的一大支柱产业,马龙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适宜烤烟生长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多年来,当地烟草部门的干部职工们身体力行地为烟农“造血”,力促烟农“轻松种烟,愉快卖烟”,帮助烟农减工降本、增收致富,马龙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逐渐成了核心烟区。

三月育苗,四月移栽。随着这场春雨过后,全区烟农都在抢时间、抓质量、赶进度,纷纷下到田间地头移栽烤烟,全面掀起烤烟移栽热潮。

陈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