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郑山街道“有机肥料”助力生态农业

鲁网4月17日讯时下,临沭县郑山街道农村随处可以看到,不少农民用拖拉机或三轮车将一车车猪粪、牛粪、鹌鹑粪、塘泥等农家肥送到田里。使用这种有机肥既节省了化肥使用量,又能种出群众喜爱的绿色食品,成为该街道低碳经济的一个缩影。如今,节能减耗、生态绿色农业等理念逐渐渗透到村民脑海中。

郑山街道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种植业在千亩生态桃园、桑园、柳园、茶园、花卉苗木基地的基础上,又发展起小拱棚蔬菜、高标准大棚蔬菜、优质脱水蔬菜基地、特色菜果基地3000亩,拥有芹菜、油菜、生姜、大葱、大麦苗、胡萝卜、白萝卜、辣根、芫荽、莴苣等传统蔬菜10余种,并积极引进罗勒叶、因特网辣椒和小香葱等国际畅销的特色品种。为打造生态高效农业,避免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产量少、味道差、价格低的状况,农民们在街道农技部门的引导下,种植瓜果菜非常重视有机肥和配方施肥。他们从养猪、养牛、养鸡、养鹌鹑等大户那里购买了大量的牲畜粪便,运到种植基地里肥田,一拖拉机粪价值四五十元。街道还积极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秸秆+沼气+种植”等生态农业模式,把动物粪便、柴草、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讯员 李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