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碣石山镇邢家码头村“标本兼治”村庄旧貌换新颜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随着咱们村胡同硬化和道路维护的完工,上级还要帮助我们村新建办公场所、改造老化广场、维护路边沟、促进产业发展,邢家码头村就要好起来了!”碣石山镇邢家码头村党支部书记邢建华与村民侃侃而谈。

邢家码头村地处碣石山镇东北端,人口129户363人,距离碣石山镇区5公里,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民生事业进展缓慢。近年来,在无棣县人大、县交通运输局和碣石山镇党委的共同努力下,该村的基础设施、民生事业、集体经济正在悄然发生喜人的变化。

优化村党组织激活农村“神经末梢”

为了扭转邢家码头村党支部工作被动的局面,无棣县委组织部选派了无棣县交通运输局副科级干部王敏青到村担任第一书记。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首先要扭转大家的思想意识,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提高团结协调的战斗力。” 王敏青来到邢家码头村后,把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补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基础上,邢家码头村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把原来村内的下属组织进行分类管理,理顺了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同时,通过上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规范村议事决策规则等,更加凸显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规范上班制度,严格按规定上下班时间,出去办事要提前请假。这些举措,改变了村“两委”班子的作风,也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

聚焦基础设施力求村容蜕变

为整顿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帮包单位和镇党委在完成调研摸底、入户走访、数据核实、现场勘查等前期工作后,共同制定了整顿帮包计划,各项重点工作分阶段、定时限,强力推进该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为打好村级产业发展的基础,该村规划了村庄道路硬化工程,目前,在县交通运输局的帮助下新修道路1400平方米,维护道路200平方米,并对将800米路边沟纳入新修计划。

村级办公场所改造。该村办公场所为1988年修建的5间土坯房,按照现在的办公场所标准,面积刚刚达标,虽然一直不断的维护但还是老化严重。经帮包单位积极协调,现已新规划村级办公场所,选址已经完成,预计今年6月开工,年底前投入使用。

外出学习,村干部们也带回了 " 实招 "

要打开村干部们的视野,就要多去其他地区取经。去年来,邢家码头村组织村干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等“走出去”,到滨城、惠民、沾化、邹平等地方学习参观。“参观后,感觉我们离这些示范村庄的差距还很大。”在去年刚调整为村党总委员的杨寿增感慨地说。把“废旧房屋集中治理”等做法带回来,复制到邢家码头村。邢家码头村拆除废旧房屋13户49间,既提升了村庄环境又消除了村内安全隐患,实现了村内废旧房屋全部“清零”。

“头雁”带领着村干部们转变提升,也要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比如卫生环境,我们开始文明户、美丽庭院的星级评比,给每家每户颁发星级牌子,来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邢建华说。

“村里垃圾少了,路也好了,边沟也通了。” 今年51岁的邢恩来发现,这一年来,不仅村容村貌有了变化,村干部们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村干部们有活力、有信心,我们生产生活也有活力、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