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家”转战“教室”!家长、学生要做好这10件事

目前很多地方复课时间陆续公布,如何安全、有序开学复课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开学在即,家长和学生需要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才能顺利地让新学期从“居家”转战“教室”?这里有一张任务清单,或许能帮你更好地完成准备工作。

家长:积极配合,守好安全第一关

深入学习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密切关注孩子健康状况

返校开学后,若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怎么办?若学生被确诊为确诊病例,该如何应对?为进一步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和开学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很多地方都发布了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家长应深入学习,充分了解,积极配合学校防控,做好学生安全的守护人。

同时,家长必须知道孩子复课后的一切行动要求,包括上学、放学路上的注意事项,进入学校后的体温检测、上课、就餐等环节流程,熟知出现异常症状后的上报流程,确保与学校一起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一起复盘 总结特殊时期家庭教育的得与失

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把假期生活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还没有完成。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讲讲自己对这个假期的感受,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和遗憾。

跟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是为了让孩子从主观上认识到假期即将结束,及时分析和总结,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总结得失,相信孩子会有更多收获。

有商有量 与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

开学前,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孩子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

家长要注意,新学习学习计划绝不是简单的“本学期要好好学习”这种泛泛而谈的空话,而是可以整个学期鞭策孩子进行学习的实实在在的计划。

因此,家长要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让孩子总结自己上学期做得不好的地方和做得好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和自我超越。

帮助孩子改变作息 并在饮食上进行调整

家长要及时干预,改变孩子的作息,从生活上帮助孩子“开学”。恢复日常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赖床。严格执行上学时的时间表,每天准时听课,然后完成作业。

调整饮食结构,平衡每日的营养摄入,避免出现营养不均衡,消化不良,或者过度发胖等情况。同时,注意让孩子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

做好返校安全提示 并备好防疫“随身包”

为了让孩子能平平安安复课上学,做好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家长要教会孩子安全防范知识:从家中出门后要全程戴好口罩,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物品,避免用脏手接触口鼻。

另外,要帮孩子准备好防疫“随身包”,包括:达标的口罩(也可在学校集体定购)、体温计(便于自测)、消毒湿巾若干、根据个人情况准备一些常用药物(不建议携带有退烧作用的感冒药)。

学生:积极调试,做好主动成长第一人

配合学校,做好自我防控

积极配合学校,按要求进行自我排查工作,密切关注自身身体情况。认真学习防护防疫知识,区分新冠肺炎与普通感冒、流感的区别,如出现类似新冠肺炎症状不恐慌、不自卑、不隐瞒,对自己及他人的健康负责,及时上报。

积极调整学习心理与学习方式

疫情期间,很多学校都开启了网课模式。这期间,学生们对网络、手机、移动设备的使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依赖,学习的方式也与线下课程完全不同。因此,建议逐步进行调整:客观上减少设备的使用,尽量做到不上课不使用;主观上可回忆以前的上学场景,让自己回到积极发言、互动频繁的教室里,帮助自己尽快调整。

另外,因为宅家上课,大家的心态通常也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因为也要早做调试。建议不要参加大型活动,少看电视,让心慢慢沉静下来。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开学在即,要尽早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对于未完成的,及时予以完成。很多学生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这样不仅质量差还影响健康。

因此,要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

自制知识清单,梳理线上所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者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清单/双向细目表)逐项整理所学,可以用1星到5星来标注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可以通过整理学案和笔记梳理出自己已经掌握和尚有困难的学习点,并反馈给教师,双方互动配合,做好复课后的课程衔接。

做一次心灵SPA

开学总是喜忧参半的,尤其疫情之后的复课。开心的是终于可以回到学校见到老师和小伙伴,紧张的是担心线上学习没跟上或新学期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这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短期压力的表现。如果持续感到情绪不良且无法调节,要勇敢与自己信任的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倾诉和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帮助。

(文章综合自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