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须知:如何降低患“二次癌症”的风险,有几点试着做

人类做不到的事情太多了,无法攻克癌症只是其中一项,但是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类一直在与之奋斗,寻找方法,永远不要丧失希望。

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在永生之前,人类的末路有两条,细胞的衰竭和细胞的增殖失控,死和生的尽头都是死。”

我个人的理解是,细胞衰竭即细胞增殖能力和修复能力逐渐变缓,也就是人的衰老。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抗拒。

而细胞增殖失控则是肿瘤发生的重要环节,与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密切相关。

所谓的“人类末路”,即癌症。

人类一直走在致力于攻克癌症的路上。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全球癌症病人迅速增长,已经激增的癌症病例就有1810万,有960万人死于癌症。

而中国在2018年,新增病例数380.4万例,死亡病例数229.6万例,占据了癌症发病、死亡人数全球双榜首。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它代表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便占21个。

从历史上看,癌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衰老疾病,但目前癌症等重大疾病年轻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这无疑是更加可怕的。

无论男女老少,听到“癌症”这两个字,眼前就好像蒙上一层雾蒙蒙的灰纱,绝望感扑面而来。

带来这种致命绝望的,源于癌症独有的特性,它并不是由某种外界的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而是人自体细胞病态的复制。

如果说罹患一次癌症是不幸,那么罹患第二次癌症,恐怕就是“有迹可循”。

当今社会最普遍的癌症治疗方式,是放疗、化疗和切除。

这三种治疗方式对人体的伤害及副作用都是极大的,进口药的副作用,或许会让你像泡发的面包一样肿胀起来,数次的放化疗,则会让你听见身体里每一根骨头,由内而外地因疼痛而颤动的声音,但往往生存下来的病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会有明显的下降。

身体里的癌细胞好像被杀死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但这种挣脱,往往有可能只是暂时性的,癌细胞一旦有机会,便可能再次增殖变异、转移复发、扩散流窜。

一般情况下当接受治疗后再次感染同种癌症被称作“复发”或转移;感染不同于第一种类型的癌症时,就称为“二次癌症”。

癌细胞一直存留体内,并未将其消灭,即恶性肿瘤的持续。

从1992年到2008年,美国8%(1/12)的癌症患者会第二次患上恶性肿瘤(包括罕见病)。

2017年11月22日,《JAMA Oncology》杂志刊登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癌症患者中有25.2%再次诊断为癌症,年轻患者中有11%再次诊断为癌症。

发表在《癌症》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揭示:

在“首次患癌”人群中,除了原发性肺癌的生存期仅4.18年,其他癌症的平均生存期大于6年。

在二次癌症排行榜中,最普遍的是肺癌(18%),其次是结直肠癌(12%)和前列腺癌(9%)和膀胱癌(8%)。

二次癌症常常是致命的,大多数患者是在二次癌症中死亡的。

研究发现,罹患“二次癌症”的概率远大于首次单一癌症的死亡率,其在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5%。

一连串的数字似乎都证明了,患上二次癌症的概率并不低,并且有可能和第一次存在某种关联。

因此打败一条生命的,有可能并不是首次罹患癌症的恐惧,而是再次罹患癌症的绝望。

针对为什么患上第二次不同类型的癌症,十步整理了一些资料:

一、是致癌物质对不同器官发生作用。例如吸烟后,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作用于喉、肺,引起喉癌和肺癌;致癌物质在消化道中起作用,发生胃癌和大肠癌。

二、是反复接受同位素或放射诊断和治疗,而同位素和放射线本身就有致癌性;如宫颈癌在放疗后,因为直肠受射线的损伤而发生直肠癌,乳腺癌在放疗后发生肺癌等。

三、是患了某种癌后免疫力下降,所以容易再生别的癌,有人认为癌症病人患第二种原发癌的机会是正常人的11倍。

四、是化疗和手术可造成后天性免疫缺损,也就是对癌症失去了抵抗力,因而促进另一个新的原发性癌形成。

、是遗传因素,癌症高发家族中,多原发性癌的患者也较多。

六、是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生活的改善,癌患者生存期延长,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延长,为多原发性癌的发生在时间上提供了可能。

七、是职业因素,长期大量接触致癌物的人员,发生多原发性癌的也较多。

由此可见,二次新发癌症实际是与首次关联密切的。

再说说癌症复发和转移。

在进行过癌症治疗后,癌症暂时没被发现,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被检测出来,这种情况就被成为癌症的复发。

癌症的复发有可能和第一次出现在同一部位,也有可能是不同部位。由同一原因引起但是发生在不同部位上的癌症,即转移,但仍然以原发部位命名。

大量临床经验表明:癌症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60%,至少80%患者在5年内死于复发和转移。

因此整体上来讲,复发的癌症比初始的癌症治疗要更为困难,对治疗方式的响应程度通常也不如肿瘤的第一次治疗。

为什么手术都把癌细胞切除了,还会复发、转移?

首先,我们要明白,复发和转移是两个概念。

(1)复发:癌细胞在原位继续生长

手术区域仍然残存肿瘤细胞,就会导致原位复发。

这是因为手术切除的范围需要靠医生的经验判断,切除时只能保证将肿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干净,保证切缘阴性,没有肉眼看得到的肿瘤残余。

但是,肉眼看不见的小肿瘤细胞,外科手术是无法根治的。

再加上,切除肿瘤也需要权衡利弊,肿瘤附近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如果损伤,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不损伤,很容易造成癌细胞残留。

肿瘤治疗一半靠药力,一半靠自身免疫力。若身体虚弱,免疫低下,药物再好也无法发挥疗效;反之,免疫正常就易于治病。机体免疫保护功能大于肿瘤扩散能力,有效的免疫治疗不仅能增加手术成功率,还能在放化疗同时增效减毒,阻止肿瘤复发转移。

当遭受慢性感染(诸如丙型肝炎、艾滋病和疟疾之类的病原体)时,人体免疫系统和病原体相互对抗而进入一个漫长的僵局,没有一方能够获得优势。然而,在一段时间之后,免疫细胞被耗竭,这样免疫系统遭受破坏,从而让病原体获得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病理分期比较晚的癌症,手术后还需要辅助化疗配合细胞免疫疗法,杀灭这些潜伏在身体里的癌细胞,防止复发和转移。

肿瘤放化疗期间通过免疫疗法调节免疫系统恢复平衡,激活、修复受损的免疫细胞,促进分泌免疫因子,重塑免疫防线,恢复免疫监视功能,有效遏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同时有效抵御外来病毒、细菌的侵袭,减少炎症和化学药物对机体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等毒副作用。

因此如果日本免疫治疗起效,确实能显著延长患者寿命,临床追踪数据表明,患者用免疫药物3年内没有复发,那么就很可能活过10年!最近更数据更显示,日本免疫治疗能显著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命!

(2)转移:癌细胞向远处转移

单个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到达其它部位叫做转移,比如肺癌从左肺转移到了右肺,甚至跑到了脊柱上。

部分患者在手术前,血液里面就有了肿瘤细胞,这些细胞会顺着血液到达肝脏、肺脏、大脑、骨等器官,定居下来。

所以,即便手术切除了原发部位的肿瘤,这些散落在各处的肿瘤细胞也会成为日后复发的隐患。

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控制复发和转移?

1、要制定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案。 治疗前要由有经验的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中医科等在内的专家组进行多学科协作(MDT),制定详细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结合治疗方案。

2、要完成治疗计划。 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有效疗法,但没有任何一种疗法单用就可保证治愈癌症,绝大多数都需要规范实施综合治疗。

3、治疗后要经常、定期复查并配合随访。用药提高免疫功能癌症患者在治疗后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复发、转移,及时、规范地定期复查、随访,可尽早发现问题,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4、部分人对肿瘤知识一无所知,一旦患了肿瘤没有了主意。结果大家都听天由命,放弃治疗;听信广告,延误治疗;急于求成,过度治疗;糊里糊涂,错误治疗;康复时期,不再治疗;复发转移,耽误治疗。原本有较多治疗机会,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治疗不当或失去和放弃治疗机会,肿瘤到底应该怎么治,才不会后悔?

想要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有几点可以试着做起:

1. 患者在治疗中期和后期应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能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从而有利于病愈和康复。

3. 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出去旅游或者接触其它正面的信息对生活和身体都有帮助的。

关于预防复发转移的话题前期的文章也有所讲述,如果有读者想具体了解日本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详情请翻阅,病情询问私信我请提供病历资料让我了解清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