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真的“平行”吗?怎样填才正确?

小刘的高考成绩超出一批录取线86分。在填报志愿时,他把精力放在了几所重点大学,专业锁定在了工学门类。思来想去,他最终在本科一批的A、B、C、D、E志愿分别填报了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并选择了不服从专业调剂。想着怎么也不至于到二批,就随便填了几所大学,分别是沈阳建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扬州大学、宁波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填完志愿后不久,本科第一批次的学校就公布了提档线。看到过了同济大学的提档线,小刘满心欢喜,想着终于可以去上海读大学了。然而,几天后等到的结果却是“未录取”。打电话到同济大学的招生办,才知道已被退档。这时,小刘的家人安慰他说,没关系,还可以去浙江大学呢,离家又近,还是个“985”!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小刘最终被第二批次沈阳建筑大学录取了!

几经打听,小刘才知道他在同济大学选择的几个专业均因报考生源集中,所以没能被录取,导致该志愿直接退档,其他志愿全部作废。现在,小刘无奈之下只能去沈阳建筑大学报到了。


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你真的了解吗?

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在高考录取中都实行了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不少考生和家长对投档规则的了解甚少,往往导致填报不当,有的甚至被退档而只能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高校志愿并列的志愿。很多省份的本科普通批次和专科普通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本科批次平行志愿最常见的志愿设置是:设5所或6所高校志愿,每所高校志愿中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平行志愿因其依序性的特点,在检索志愿时,会依次检索A、B、C、D、E、F等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投档,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投档。

也就是说,平行志愿里虽然可填报多所高校志愿,但实际上最终只有一个志愿起作用。换言之,在考生和家长眼里的六次机会,实则只是六次检索机会,而投档机会只有一次!小刘正是因为不明白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虽然档案被投进了同济大学,但是因为专业填报得不合理,又没有服从调剂,就只能被退档。此时,小刘后面所填的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也已经同时完成了提档任务。结果,小刘只能拿着高分上了一所并不称心的大学。


赢鼎教育高考报考学创始人的建议

从理论上讲,实行平行志愿后,几所大学可以同时填报,但“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录取”,所以在填报时必须注意高校顺序排列。因为平行志愿在投档时,先将批次线上的所有考生按高考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再由计算机对考生填报的学校逐一进行检索,并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

也就是按照考生平行志愿所列各高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高校。所以,“平行志愿”并非真的“平行”,考生应将最想去的高校排在第一个。

实行平行志愿填报,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多所高校,志愿选择的空间增大、风险降低。但是,平行志愿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




风险一:投档不等于录取,投档比例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105%,投档人数多于录取人数。

例如,某高校招生计划为100人,投档比例为102%,则被投档的102名考生中,肯定有2人是“备胎”,面临退档风险,分数越接近投档线的考生风险越大。

风险二:多次检索,一次投档,同时录取,风险增加。假设平行志愿有六个平行高校,计算机在检索到第二个学校时将考生档案进行投档,于是考生所填的第三、四、五、六所学校均无效,同时这些学校也在进行投档录取。对每位考生而言,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但是,考生一旦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的投档录取。

风险三:分省招生,部分专业,纠结于是否服从调剂。考生填报任何一所高校时,要清楚该高校在自己所在的省份投放的专业计划,留意这些专业里面是否有自己不想学的专业。如果考生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其中的某些专业,那么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的问题上就得慎重。服从专业调剂,则考生的录取机会增加,但可能被录取到不想学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则可能会被退档——考生虽然达到了学校的投档分,但没有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分。



风险四:进档考生分数集中,专业录取风险增加。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和家长比以往 更倾向于“冲高”冒险,这就带来进档的考生们分数集中。考生都想报高校的优势专业,但是优势专业的招生名额是有限的,于是部分考生必定被调剂到冷门专业。这些被调剂的考生往往是高考分数最接近高校投档线的考生。

风险五:助长考生和家长的侥幸心理,容易造成滑档。填报平行志愿时,很多考生和家长误以为有多次投档机会,觉得我没被前面的高校录取,还有剩余几所高校接着。实际上,平行志愿是有多次检索机会而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考生和家长们的误解很容易造成滑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