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山一程、水一程,癌症晚期,治还是不治?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山一程、水一程,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违背。癌症晚期病人必然要面临最后的时光,维护生命的尊严要高于活得久,亲情再怎么难以割舍,但问题总得面对么,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去思考呢?


一、不轻易放弃!

癌症晚期治疗要根据预估获益、病人意愿以及家庭经济状况而制定相适宜的方案。

比如晚期肺癌,有很多类型,小细胞肺癌初次化疗敏感性可达80%多,且费用不是很大,能有效延长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也可以改善。

还有一部分病人可做靶向治疗,其中EGFR 突变相对应的靶向药物现在费用很低,一般家庭也都可以承受,起效快的两周可见肿瘤缩小,大多病人也能耐受。

确实还有一些病人因年龄的问题、脏器功能的问题、或者费用的问题,无法继续实施抗肿瘤治疗。

需要大家一起客观、慎重地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有没有获益?获益大小?决定是否抗肿瘤治疗,生命至上,不轻易放弃!


对待治疗另一个极端是过度医疗,预估获益不大,而进行强度大、花费多的治疗,不但对病人生存时间无益,甚至得不偿失。

有许多家人要求医院尽全力,要求医生护士这样、或那样,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各种重复检查、创伤性治疗,输血、输蛋白、输营养液,过多的检查、治疗对病人生存没有任何意义,还可能加重病人的身心负担。

某病人临终阶段,脏器功能衰竭、血压低,不太友好的气氛中升压药物维持了4、5天,病人意识时清楚时迷糊,意义有大呢?

听从医生意见、慎重考虑,放手有时也是一种美,病人不遭罪了。


癌症除了抗肿瘤治疗外,还有姑息性治疗,主要是指对症支持治疗。晚期病人或许有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生理上的不适,也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

不能抗肿瘤了,就应该想办法缓解这些不适,尤其是疼痛,让病人少一些痛苦,多陪伴、倾听、安慰是缓解病人心理负担最好的药物。不治疗是不抗肿瘤治疗了,而不是什么也不做!

面对晚期癌症,不但病人身心受到巨大的煎熬,而且家人的心理状况也要重视,须一些冷静、一些客观,不刻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当然也反对缩短时间、或安乐死的一些做法,尊重生命!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