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以下几点不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知,发展新能力。我们的教师有时候上一节课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感觉还没有尽兴就下课了,有时候上一节课就是在那里度日如年的样子,学生也没有学习的欲望,老师恨不得赶快下课。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对教师来说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入手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兴趣的影响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本人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对该门课程都不感兴趣,何其让学生感兴趣,学生听你上课呢?只有教师对该科目比较喜欢,才会去认真钻研教材,从而用心执教。

二.要善于创设和利用“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其实就是设置悬念的,这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是正常的人都比较喜欢听一些有悬念的东西,作为学生也是一样,如果在开始上课的时候给他们设置一些悬念,说在要下课揭谜底,学生肯定对这个比较感兴趣,从而也对本节课感兴趣。

三.教学要求要难易适当

新的教学内容同学生原来的知识要有联系,而且是学生能够学会的,但要学会必须克服一定的困难,此是学生的兴趣最大。教学内容过易或者过难,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偏重于儿童化一点,高深雅致的问题他们是不会懂的。同样,高年级的学生如果给他们讲幼儿故事肯定他们会不屑一顾。所以对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不同,选择的内容也有所区别才行。

五.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

当学生学习取得成绩时,教师应给予肯定,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这种肯定和鼓励更应及时.及时的肯定可以使学生得到成功后的满足,促使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动力。随着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大,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以愉快、友好的态度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一种融洽的合作式的气氛,使学生在教师面前不感到紧张和压抑,有问题敢提,有话敢说,并能充分地就学习问题展开讨论,发表看法,这样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亲近感,并对这门学科本身和教学过程道理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