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第39條 大青龍湯證擴展 身重煩躁和少陰證鑑別


【傷寒論第39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提綱:大青龍湯的證治擴展和少陰證的鑑別。

太陽傷寒,由脈浮緊變成了浮緩,身體沒有原來這麼疼了,但身重,偶有減輕,排除這個身重是少陰病引起的,就可以用大青龍湯。


這一條整體反應了表寒邪陽閉漸趨化熱,卻尚未入裡,仍在於表。表閉未開,陽氣閉塞,全身氣機不利,故見身重。邪氣有入裡之勢,進退於表裡之間,故見身重乍有輕時。表氣閉鬱,裡有鬱熱,承接於上一條文,這一條還有煩躁與發熱之證。

和上一條相比,上一條文中表寒閉鬱較為突出,偏於外;這一條的表寒部分化熱,趨於裡,但還沒有到煩渴引飲的白虎湯證的地步,故仍用大青龍湯發之。

身重:少陰陽衰也會出現身重煩躁等症,少陰陽衰應該有脈微細、四肢厥逆、精神不振等真陽衰微之症,與大青龍湯的陽熱證是不同的。 和大青龍湯有鑑別之意。

歷代傷寒注家對於大青龍湯證的兩個觀點:

1認為桂枝湯證是風傷衛,麻黃湯證是寒傷營,大青龍湯證是風寒兩傷,營衛俱病。

2按表裡的程度,有衛病時營可以不病,但沒有營病而衛不病的。大青龍湯證的主要辯證要點,不在營病還是衛病,而在煩躁一證。其重點不在於麻黃桂枝,而在於石膏(解熱除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