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陈:念天地之悠悠陈寿陈子昂,开永康与心学陈亮陈献章


你经常偷懒吗?读读这篇《戒懒文》:

大舜为善鸡鸣起,周公一饭凡三止。

仲尼不寝终夜思,圣贤事业勤而已。

昔闻凿壁有匡衡,又闻车胤能囊萤。

韩愈焚膏孙映雪,未闻懒者留其名。

尔懒岂自知,待我详言之:

官懒吏曹欺,将懒士卒离,

母懒儿号寒,夫懒妻啼饥,

猫懒鼠不走,犬懒盗不疑。

细看万事乾坤内,只有懒字最为害。

诸弟子,听训诲:日就月将莫懒怠,

举笔从头写一篇,贴向座右为警诫。

劝诫人们不要偷懒的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陈献章。他是值得陈姓骄傲的人物,开明代儒家心学先河,创制茅龙笔和茅龙书法,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大儒。


陈献章中年时在自己家乡广东新会设馆教学,学生众多。他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

一、先静坐,后读书;二、多自学,少灌输;三、勤思考,取精义;四、重疑问,求真知;五、诗引教,哲入诗。

开学以后,绝大多数学生都勤恳用功,但也有个别沾染了酒色、浪荡和懒惰的坏毛病。于是他就编了《戒色歌》、《戒戏歌》、《戒懒文》等几首诗歌给学生诵读,作为座右铭。

在劝诫方面,清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陈宏谋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分门别类编辑成《五种遗规》。它是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材,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念天地之悠悠的陈子昂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成就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年轻时,陈子昂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虽然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

这天,他在街上闲游,看见一位老者在街边高价出卖一把上好的铜琴。因老人要价太高,周围不少的有钱人都不敢买。陈子昂却二话没说,用两千钱将这把琴给买下来了。

围观的人见这位书生花这么多钱买了一把琴,都觉得这“琴”和“人”有些不凡!他看看众人说:“在下陈子昂,略通琴技,明天我要在寓所为大家演奏,敬请各位莅临……”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

第二天一早,很多人都来听琴,其中不乏文人骚客,各界名流。

陈子昂抱琴出场,恭敬说道:“感谢各位捧场,但我陈子昂弹琴是假,摔琴是真!”话音刚落,他将琴高高举起当众“啪”地往地上一摔,立刻弦断琴碎,把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陈子昂朗声笑道:“我陈子昂自幼刻苦读书,经史子集烂熟在心,诗词歌赋,长文短句,件件做得用心,但我却处处遭人冷遇。今日借摔琴之由让众位读一读我的诗文,这才是我的真正目的……”

说罢,就从箱子里取出大叠诗词文稿,分发给在场的人。

在场的一些名流看了他的诗文后,个个感叹不已,这—首首诗、一篇篇文章果然字字珠玑,精美绝伦!于是,陈子昂的名字和他的锦绣诗文便在京城传开了!


陈子昂是四川人,四川的陈姓少于李、王、张、刘,排名第五。

陈献章是广东人,广东的陈姓多于李、黄、张、梁,排名第一。

人们都知道李、王、张是中国的前三个大姓,却可能并不知道,由于姓氏人口分布并不均匀,在很多省市区,排在第一位的姓氏并不是这三个姓。

在全国人口排名中,陈姓位居第五,但在广东、福建、浙江、海南、江苏和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陈姓却是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将舜的后裔妫满封于陈地,国号陈,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

他的后代子孙中有的以国为姓,世代相传使用陈姓。陈姓也因此尊奉陈胡公为得姓始祖。

陈姓在历史上地位突出,名人辈出。


在农民起义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朝末年的陈胜领导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

唐朝永徽年间的陈硕真率领农民起义,自称文佳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人。

清代陈周全与陈光辉在台湾组织天地会起义,建立政权,年号天运。

元朝末年的陈友谅率领农民起义,建立大汉政权。

此外还有南宋初期的陈颙在江西率领农民起义;

南宋理宗时的陈三枪在赣、闽、粤三省边界地区率领农民起义;

清代的陈玉成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统帅;

清末的陈阿林在上海率领小刀会反抗清军与法国侵略者。


在封建统治的制度建设上——

东汉尚书陈宠,整理西汉以来制定的法律,禁止滥用刑法。

三国时魏国大臣、大将军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演变为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明代水利专家陈瑄督理漕运功绩显赫,确立了明清时期的漕运制度。


在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上——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俗家姓名陈祎,即《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法相宗创始人,他西行数万里取经和翻译佛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南宋著名农学家陈旉所著的《农书》,对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实际的生产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南宋著名思想家陈亮、陈傅良并称“二陈”,其中豪放派词人陈亮创立了“永康学派”。

南宋著名医学家陈自明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对中医妇科与外科进行了精深的研究和全面的总结。

明代杰出外科学家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是中医外科的经典著作。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陈确,与官方所倡导的宋明理学唱反调,还从实际出发,反对鬼神迷信和节烈、厚葬,宣传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清朝重臣、文学家陈廷敬,是《康熙字典》总修官。

清代治河名臣、水利学家陈潢,精研治理黄河之学,发明测水法。

清朝工部尚书、进士探花陈元龙,编纂的大型类书《格致镜原》,是当时工程学科中的大型百科全书之一,可供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参考。

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编著的《南雅堂医书全集》在中医历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家陈天华,所著的《猛回头》和《警世钟》,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有两位陈姓先辈在文化思想上具有特别的贡献——


一位是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他用纪传体史学名著《三国志》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一位是南北朝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他不仅是一代开国皇帝,而且还具有贤明的人格。他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在文学艺术上,陈姓成就卓越,重量级的名人有——

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

著有《大统记》和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的唐代著名文学家陈鸿;

自号三教布衣的晚唐诗人陈陶;

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北宋著名诗人陈师道;

著有《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的明代著名旅行家、外交家陈诚;

著有《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的明代著名历史学家陈邦瞻;


诗、词、骈文、散文都自成一家的“明代第一词人”,明末抗清英雄陈子龙;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陈洪绶;

清初著名词人,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

著有弹词小说《再生缘》的清代著名女作家陈端生;

“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著名书画篆刻家陈豫钟、陈鸿寿;

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的陈沆等。


宋代谏仪大夫陈省华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陈尧叟中状元后当了宰相,二儿子陈尧佐中进士后也当了丞相,三儿子陈尧咨中状元后当了节度使。这么显贵的一家子,陈省华却让妻子每天带着儿媳下厨房做饭。他说:“官职越高越要严以律己,才能取信于民。”

汉代人陈重和雷义双方关系非同一般,后世用“陈雷胶漆”来形容双方关系亲密,牢不可破。

南朝宋吴郡人陈遗的母喜欢吃锅底饭﹐陈遗就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囊袋﹐为母亲收集锅底饭。后世用“陈遗饭感”来比喻孝行。


西汉开国功臣,后来出任丞相的陈平,年轻时在乡里祭社时﹐负责分配肉食,因分配均匀而受到父老称赞。后世用“陈平分肉”或“陈平宰社”来表示办事公平。

东汉太傅陈蕃,为官清廉,他在郡府从来就不接待宾客,但却特地为一个叫徐稚的人设一张榻,徐离开后就把榻悬挂起来。后世用“下榻、解榻、挂榻”等表示对贤才的器重或对宾客的礼遇。

广东的陈姓为后代留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三个著名古村,分别是——

广州地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番禺区石楼镇的大岭村;


著名侨乡,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的前美村;


粤东地区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古寨之一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的象埔古寨。


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有一座具有川西民居典型风格的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古建筑群。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川西第一祠”、“川西民居大观园”的美誉。

这座陈家大院的大花厅封檐板上有81个神秘文字符号,迄今无人能够破译。如果你想走进陈姓世界,不妨从这里开始。